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符号说明 | 第4-8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8-20页 |
1、IFN的概述 | 第8-13页 |
1.1、IFN的定义、分类和结构 | 第8-10页 |
1.1.1 IFN的定义 | 第8-9页 |
1.1.2 IFN的分类 | 第9-10页 |
1.2 IFN的生物学功能 | 第10-12页 |
1.2.1 IFN的抗病毒作用 | 第10-11页 |
1.2.2 IFN的机体免疫调节作用 | 第11-12页 |
1.2.3 IFN的抗肿瘤作用 | 第12页 |
1.3 IFN-α | 第12-13页 |
1.3.1 IFN-α 的产生 | 第12页 |
1.3.2 IFN-α 的结构 | 第12-13页 |
1.4、IFN的应用及展望 | 第13页 |
2、兽用基因工程制品的生物安全 | 第13-20页 |
2.1 基因工程及基因工程制品 | 第14-15页 |
2.1.1 基因工程及基因工程制品的定义 | 第14页 |
2.1.2 基因工程的应用 | 第14-15页 |
2.2 生物安全的定义 | 第15页 |
2.3 兽用基因工程制品出现的安全问题 | 第15-18页 |
2.3.1 对人类和动物健康 | 第16-17页 |
2.3.2 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 第17-18页 |
2.4 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18-19页 |
2.4.1 国际生物安全法的概况 | 第18页 |
2.4.2、我国生物安全立法概况 | 第18-19页 |
2.5 对基因工程制品的安全性评价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自动发酵罐批量生产巴斯德毕赤酵母高效表达重组猪α干扰素 | 第20-31页 |
1 材料 | 第20页 |
1.1 菌株 | 第20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2 方法 | 第20-25页 |
2.1 自动发酵罐发酵表达r PoIFN-α 蛋白 | 第20-22页 |
2.1.1 种子液的准备 | 第20-21页 |
2.1.2 自动发酵罐设备的准备 | 第21页 |
2.1.3 发酵表达r PoIFN-α 蛋白 | 第21-22页 |
2.1.4 表达过程的监测 | 第22页 |
2.1.4.1 菌体生长动态监测 | 第22页 |
2.1.4.2 蛋白表达动态监测 | 第22页 |
2.2 r PoIFN-α 蛋白的纯化 | 第22-23页 |
2.2.1 最适硫酸铵饱和度沉淀试验 | 第22页 |
2.2.2 Q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柱纯化r PoIFN-α | 第22-23页 |
2.2.3 Superdex 200分子筛层析纯化rPoIFN-α | 第23页 |
2.2.4 r PoIFN-α 的脱盐试验 | 第23页 |
2.3 rPoIFN-α 蛋白浓度测定 | 第23-24页 |
2.3.1 Lowry法测量rPoIFN-α 蛋白浓度 | 第23-24页 |
2.3.2 冻干称量法测量r PoIFN-α 蛋白浓度 | 第24页 |
2.3.3 双抗体夹心酶标法测量r PoIFN-α 蛋白浓度 | 第24页 |
2.4 rPoIFN-α蛋白活性测定 | 第24-25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3.1 自动发酵罐表达r PoIFN-α | 第25页 |
3.2 r PoIFN-α 蛋白的纯化 | 第25-28页 |
3.2.1 最适硫酸铵饱和度沉淀试验 | 第25-26页 |
3.2.2 Q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柱纯化r PoIFN-α | 第26-27页 |
3.2.3 Superdex 200分子筛层析纯化rPoIFN-α | 第27-28页 |
3.2.4 r PoIFN-α 的脱盐试验 | 第28页 |
3.3 rPoIFN-α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28-29页 |
3.4 rPoIFN-α蛋白活性测定 | 第29页 |
4、讨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猪α干扰素的浓度 | 第31-39页 |
1 材料 | 第31-32页 |
1.1 菌株 | 第31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1.3 实验动物 | 第32页 |
2 方法 | 第32-34页 |
2.1 抗r PoIFN-α 抗体亲和层析柱的制备 | 第32页 |
2.2 兔抗rPoIFN-α 多抗的制备及纯化 | 第32-33页 |
2.3 鼠抗r PoIFN-α 单抗IgG的制备及纯化 | 第33页 |
2.4 rPoIFN-α 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3-34页 |
2.4.1 兔抗r PoIFN-α 多抗最佳包被浓度的确定 | 第33页 |
2.4.2 鼠抗r PoIFN-α 单抗最佳工作浓度的确定 | 第33-34页 |
2.4.3 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r PoIFN-α 浓度范围的确定 | 第34页 |
2.5 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r PoIFN-α 浓度结果准确性验证 | 第34页 |
2.6 双抗体夹心ELISA法准确性检测 | 第34页 |
3. 结果 | 第34-38页 |
3.1 兔抗rPoIFN-α 多抗的效价及浓度 | 第34页 |
3.2 鼠抗rPoIFN-α 单抗IgG的效价 | 第34-35页 |
3.3 rPoIFN-α 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5-36页 |
3.3.1 兔抗r PoIFN-α 多抗最佳包被浓度 | 第35页 |
3.3.2 鼠抗r PoIFN-α 单抗最佳工作浓度 | 第35-36页 |
3.3.3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r PoIFN-α 浓度范围的确定 | 第36页 |
3.4 不同方法测定r PoIFN-α 浓度的对比 | 第36-37页 |
3.5 加入已知含量的干扰素检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准确性 | 第37-38页 |
4、讨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PoIFN-α 在猪体内的消长动态 | 第39-42页 |
1、材料 | 第39-40页 |
1.1、试验动物 | 第39页 |
1.2、主要试剂 | 第39-40页 |
2、方法 | 第40页 |
2.1、动物实验设计 | 第40页 |
2.2、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40页 |
3、结果 | 第40-41页 |
4、讨论 | 第41-42页 |
第五章 PoIFN-α 的安全性评价 | 第42-52页 |
1 材料 | 第42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42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2 方法 | 第42-45页 |
2.1 质粒消除试验 | 第42-44页 |
2.1.1 抗性基因消除 | 第42-43页 |
2.1.1.1 质粒的提取 | 第42-43页 |
2.1.1.2 PCR鉴定抗性基因的消除 | 第43页 |
2.1.2 质粒消除程度检测 | 第43-44页 |
2.2 rPoIFN-α 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第44页 |
2.3 rPoIFN-α 的2日龄仔猪急性毒性试验 | 第44-45页 |
2.4 30日龄和2日龄仔猪对PoIFN-α 产生抗体的试验 | 第45页 |
3 结果 | 第45-50页 |
3.1 质粒消除试验 | 第45-46页 |
3.2 PoIFN-α 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第46-47页 |
3.3 PoIFN-α 的2日龄仔猪急性毒性试验 | 第47-50页 |
3.4 30日龄和2日龄仔猪对PoIFN-α 产生抗体的试验 | 第50页 |
4 讨论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59页 |
导师简介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