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课题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5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6 论文内容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粮食分选机系统方案设计 | 第19-28页 |
2.1 粮食分选机系统组成 | 第19-20页 |
2.1.1 粮食分选机总体结构 | 第19页 |
2.1.2 光电系统 | 第19-20页 |
2.1.3 电控系统 | 第20页 |
2.2 粮食分选机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3 粮食分选机系统机械结构 | 第21-22页 |
2.4 粮食分选机硬件系统框架及各单板框架 | 第22-25页 |
2.4.1 CCD相机板框架构成 | 第23-24页 |
2.4.2 气阀驱动板框架构成 | 第24页 |
2.4.3 振动器驱动板框架构成 | 第24-25页 |
2.4.4 主控板框架构成 | 第25页 |
2.5 粮食分选机总程序设计流程 | 第25-27页 |
2.6 技术指标 | 第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光电系统硬件设计 | 第28-41页 |
3.1 CCD相机板整体结构 | 第28页 |
3.2 主控芯片选择 | 第28-29页 |
3.2.1 CCD相机板微处理器芯片选择 | 第28-29页 |
3.2.2 通信转接芯片选择 | 第29页 |
3.3 光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第29-32页 |
3.3.1 CCD传感器的简介 | 第29-30页 |
3.3.2 线阵CCD传感器TCD2566BFG和TCD2564DG的比较 | 第30-31页 |
3.3.3 TCD2564DG驱动电路设计 | 第31页 |
3.3.4 TCD2564DG驱动信号分析 | 第31-32页 |
3.4 信号的差分放大模块设计 | 第32-35页 |
3.4.1 AD8011AR介绍 | 第32-33页 |
3.4.2 基于AD8011AR的差分运放电路设计 | 第33页 |
3.4.3 使用Multisim对差分运放电路进行仿真 | 第33-35页 |
3.5 模数信号转换模块设计 | 第35-38页 |
3.5.1 AD9945芯片特性 | 第35-36页 |
3.5.2 基于AD9945设计的驱动电路 | 第36页 |
3.5.3 AD9945驱动信号分析 | 第36-37页 |
3.5.4 AD9945的工作过程 | 第37-38页 |
3.6 相机板电源模块设计 | 第38-40页 |
3.6.1 相机板供电方案设计 | 第38-39页 |
3.6.2 数字电源设计 | 第39-40页 |
3.6.3 模拟电源设计 | 第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电控系统硬件设计与分选原理 | 第41-56页 |
4.1 电控系统框架 | 第41页 |
4.2 双复合高速气阀驱动模块设计 | 第41-43页 |
4.2.1 双复合高速气阀驱动特性分析 | 第41-42页 |
4.2.2 气阀驱动板处理器芯片选择 | 第42页 |
4.2.3 双复合高速气阀驱动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4.3 高精度LED驱动模块设计 | 第43-45页 |
4.3.1 高精度LED驱动器主控芯片选择 | 第43页 |
4.3.2 基于TPS92640的高精度LED驱动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4.3.3 RGB三色背景灯板的理论分析 | 第44-45页 |
4.3.4 照明系统异常处理 | 第45页 |
4.4 220V电磁振动喂料器驱动模块设计 | 第45-47页 |
4.4.1 220V电磁振动喂料器的振动原理分析 | 第45页 |
4.4.2 驱动器的设计原理 | 第45-46页 |
4.4.3 适用于220V电磁振动喂料器的驱动电路设计 | 第46-47页 |
4.4.4 拟用闭环实现振动强度控制 | 第47页 |
4.5 LED阵列指示灯模块设计 | 第47-48页 |
4.6 通信模块设计 | 第48-51页 |
4.6.1 CAN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 第48-49页 |
4.6.2 RS485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4.6.3 Ethernet接口电路设计 | 第50-51页 |
4.7 可调延时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1-54页 |
4.7.1 延时的必要性 | 第51页 |
4.7.2 延时时间定量分析 | 第51-52页 |
4.7.3 气阀延时控制的实现原理 | 第52-54页 |
4.8 CCD奇偶通道的融合 | 第54-55页 |
4.8.1 CCD奇偶通道光感单元布局 | 第54页 |
4.8.2 奇偶通道合成偏差补偿 | 第54-5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 第56-67页 |
5.1 控制软件的整体框架 | 第56-57页 |
5.2 主控单元程序设计 | 第57-61页 |
5.2.1 主控单元程序工作流程 | 第57-59页 |
5.2.2 主控单元控制程序的实现 | 第59-61页 |
5.3 振动喂料器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 第61-64页 |
5.3.1 振动喂料器控制单元程序工作流程 | 第61-62页 |
5.3.2 振动强度控制程序的实现 | 第62-63页 |
5.3.3 分选系统使用权限控制程序的实现 | 第63-64页 |
5.4 CCD相机单元与气阀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 第64-66页 |
5.4.1 CCD相机单元与气阀控制单元工作流程 | 第64-65页 |
5.4.2 CCD相机单元程序实现 | 第65-66页 |
5.4.3 气阀控制单元程序实现 | 第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粮食分选机系统调试 | 第67-79页 |
6.1 开发平台与调试工具 | 第67-69页 |
6.2 硬件模块测试 | 第69-74页 |
6.2.1 电源测试 | 第69-70页 |
6.2.2 最小系统测试 | 第70页 |
6.2.3 高精度LED驱动模块测试 | 第70-71页 |
6.2.4 双复合高速气阀驱动模块测试 | 第71-72页 |
6.2.5 CCD相机输出波形测试 | 第72-74页 |
6.3 通信模块测试 | 第74-76页 |
6.3.1 485通信调试 | 第74-75页 |
6.3.2 CAN通信调试 | 第75页 |
6.3.3 以太网调试 | 第75-76页 |
6.4 粮食分选机整体调试 | 第76-79页 |
6.4.1 分选机照片采集 | 第76页 |
6.4.2 优劣光源下的采集对比 | 第76-77页 |
6.4.3 增益可调性测试 | 第77页 |
6.4.4 分选效果展示 | 第77-79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79-80页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