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罪之辨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敲诈勒索罪的概述 | 第10-19页 |
(一)敲诈勒索罪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敲诈勒索罪保护的法益 | 第11-12页 |
(三)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 | 第12-18页 |
1、敲诈勒索罪的行为方式 | 第12-14页 |
2、敲诈勒索罪中的主观目的 | 第14-15页 |
3、威胁行为与交付财物间的因果关系 | 第15-18页 |
(四)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 第18-19页 |
二、消费纠纷案件中行使权利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 第19-26页 |
(一)巨额索赔行为与非法占有目的 | 第19-21页 |
(二)行使权利的行为与威胁行为的界定 | 第21-26页 |
1、曝光行为与威胁行为 | 第21-23页 |
2、被害人过错能否使威胁手段正当化 | 第23-26页 |
三、债权人维权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 第26-32页 |
(一)以非法方式实现合法债权 | 第27-28页 |
(二)以非法方式实现非法债权 | 第28-30页 |
(三)以非法方式索取精神损害赔偿 | 第30-32页 |
四、上访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的界限 | 第32-37页 |
(一)上访行为的出现原因 | 第32页 |
(二)上访行为与威胁手段 | 第32-34页 |
1、上访不能成为威胁的手段 | 第33页 |
2、单位可以成为威胁的对象 | 第33-34页 |
(三)索要财物与非法占有目的 | 第34-37页 |
1、目的合法而手段不合法的上访行为 | 第34-35页 |
2、目的不合法而手段合法的上访行为 | 第35-36页 |
3、目的和手段都不合法的上访行为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