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论文--原子物理学论文

低维系统中p电子自旋极化行为及其调控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29页
    1.1 p电子第15-16页
    1.2 低维纳米结构第16-21页
        1.2.1 碳纳米结构第17-19页
        1.2.2 硼纳米管结构第19-21页
    1.3 超原子第21-23页
    1.4 p电子与f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第23-25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29页
第2章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第29-51页
    2.1 薛定谔方程第29-35页
        2.1.1 非相对论近似第31页
        2.1.2 波恩-奥本海默近似第31-34页
        2.1.3 轨道近似第34-35页
    2.2 Hartree方法第35-37页
    2.3 Hartree-Fock方法第37-40页
    2.4 密度泛函理论第40-43页
        2.4.1 Hohenberg-Kohn理论第41-42页
        2.4.2 Kohn-Sham方程第42-43页
    2.5 局域密度近似第43-44页
    2.6 广义梯度近似第44页
    2.7 能量分解方法第44-46页
    2.8 量子输运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第3章 全硼富勒烯B_(40):一种超原子结构第51-65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计算细节第51-5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2-59页
        3.3.1 中性B_(40)第52-56页
        3.3.2 带电的B_(40)结构第56-58页
        3.3.3 B_(40)团簇的芳香性第58-59页
    3.4 小结第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第4章 超原子组装诱导的从绝缘体到半导体的转变第65-79页
    4.1 引言第65-66页
    4.2 计算细节和构型第66-6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7-75页
        4.3.1 B_(40)二聚体的能量分解第67-69页
        4.3.2 B_(40)二聚体电子结构第69-73页
        4.3.3 B_(40)低聚体第73-75页
    4.4 小结第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第5章 非对称结构:电荷对自旋布局的调控作用第79-95页
    5.1 引言第79-80页
    5.2 计算细节第80-8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1-88页
    5.4 小结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第6章 电荷诱导的(10,0)碳纳米管自旋分布的结构不对称的调节第95-107页
    6.1 引言第95-96页
    6.2 模型和计算细节第96-97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97-101页
    6.4 小结第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第7章 碳纳米管手性相关的自旋极化现象第107-123页
    7.1 引言第107-108页
    7.2 计算细节第108-109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09-116页
        7.3.1 手性纳米管的几何结构第109-110页
        7.3.2 手性纳米管的电子结构第110-115页
        7.3.3 Raman活性第115-116页
    7.4 小结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3页
第8章 An@CNTs(An=Ac,Th,Pa,U)电子结构及输运特性研究第123-135页
    8.1 引言第123-124页
    8.2 计算细节和构型第124页
    8.3 结果与讨论第124-132页
        8.3.1 An@(4,4)/(5,5)CNTs的电子结构第124-128页
        8.3.2 An@CNTs的电子输运第128-132页
    8.4 小结第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5页
第9章 总结与展望第135-139页
    9.1 总结第135-137页
    9.2 展望第137-139页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9-143页
致谢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钴、铍和硅原子激发态辐射参数的测量研究
下一篇:染料分子激发态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的超快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