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供应链风险的概念 | 第14-15页 |
1.3.2 供应链风险因素的识别 | 第15页 |
1.3.3 供应链风险的评估 | 第15-16页 |
1.3.4 供应链风险的管控 | 第16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供应链及供应链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2.1 供应链及其相关理论介绍 | 第18-22页 |
2.1.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风险及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2.1.3 供应链风险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2页 |
2.2 汽车行业供应链的特点 | 第22-24页 |
2.2.1 整车制造企业是汽车行业供应链的核心 | 第23页 |
2.2.2 节点企业供需关系紧密 | 第23页 |
2.2.3 全球化的采购和生产 | 第23-24页 |
2.2.4 网络信息技术和物流配送专业化 | 第24页 |
2.2.5 汽车零部件企业是整车制造业的重要上游节点 | 第24页 |
2.3 建模方法的介绍 | 第24-28页 |
2.3.1 层次分析法的介绍 | 第24-26页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介绍 | 第26-28页 |
第三章 D公司供应链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28-35页 |
3.1 D公司及D公司供应链流程简介 | 第28-31页 |
3.1.1 D公司概况 | 第28-29页 |
3.1.2 D公司供应链流程 | 第29-31页 |
3.2 D公司供应链管理现状 | 第31-32页 |
3.2.1 D公司采购管理现状 | 第31页 |
3.2.2 D公司物流管理现状 | 第31页 |
3.2.3 D公司库存管理现状 | 第31-32页 |
3.2.4 D公司合作关系现状 | 第32页 |
3.3 D公司存在的供应链风险 | 第32-34页 |
3.3.1 客户订单无法按时交付 | 第33页 |
3.3.2 呆滞库存报废 | 第33页 |
3.3.3 出现资金周转问题 | 第33-34页 |
3.4 D公司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上的问题 | 第34-35页 |
3.4.1 D公司对潜在风险缺乏重视 | 第34页 |
3.4.2 D公司缺乏风险管理效益分析 | 第34页 |
3.4.3 D公司对风险源缺乏控制 | 第34-35页 |
第四章 D公司供应链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 第35-48页 |
4.1 D公司供应链风险因素的识别 | 第35-38页 |
4.1.1 客户订单的风险因素 | 第35页 |
4.1.2 上游供应商能力的风险因素 | 第35-36页 |
4.1.3 供应链节点企业合作风险的因素 | 第36-37页 |
4.1.4 供应链环境风险因素 | 第37-38页 |
4.2 D公司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39页 |
4.3 D公司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39-48页 |
4.3.1 确定D公司供应链风险指标权重 | 第39-42页 |
4.3.2 D公司供应链风险综合评价 | 第42-46页 |
4.3.3 D公司供应链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五章 D公司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 第48-53页 |
5.1 D公司风险预警措施 | 第48页 |
5.1.1 识别与分析供应链风险因素 | 第48页 |
5.1.2 实施风险预警控制计划 | 第48页 |
5.2 D公司供应链风险控制措施 | 第48-51页 |
5.2.1 客户订单风险控制 | 第49页 |
5.2.2 上游供应商能力的风险控制措施 | 第49-50页 |
5.2.3 供应链节点企业合作风险控制 | 第50-51页 |
5.2.4 供应链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 第51页 |
5.3 D公司的供应链风险规避措施 | 第51-53页 |
5.3.1 提高订单和销售预测的准确性 | 第52页 |
5.3.2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第52页 |
5.3.3 加强对供应链环境风险的预判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