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转化型抢劫罪基础行为分析 | 第9-15页 |
(一) 关于基础行为是否要满足“数额较大”条件的问题 | 第9-11页 |
(二) 基础行为是否包括特殊的盗窃、诈骗、抢夺罪 | 第11-15页 |
二、转化型抢劫罪客观条件相关问题分析 | 第15-19页 |
(一) 转化型抢劫罪中“当场”条件的认定 | 第15-16页 |
(二) 转化型抢劫罪中“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认定 | 第16-19页 |
三、转化型抢劫罪主体要件及主观要件相关问题分析 | 第19-23页 |
(一)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能否成为本罪主体的争议及其解决 | 第19-21页 |
(二) 转化型抢劫罪中特定目的的认定 | 第21-23页 |
四、转化型抢劫罪犯罪形态相关问题分析 | 第23-31页 |
(一) 问题开展的前提:对转化型抢劫罪“着手”的界定 | 第23页 |
(二) 转化型抢劫罪犯罪中止形态的分析 | 第23-25页 |
(三) 对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的分析 | 第25-27页 |
(四) 基础行为的犯罪形态对转化型抢劫罪的影响问题 | 第27-29页 |
(五) 转化型抢劫罪犯罪既遂、未遂形态的判断标准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