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交通肇事罪概述 | 第9-13页 |
(一) 交通肇事罪的定义 | 第9-10页 |
(二) 交通肇事罪的立法规制及司法解释 | 第10-11页 |
1 交通肇事罪的立法概况 | 第10-11页 |
2 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释 | 第11页 |
(三) 交通肇事罪的历史沿革 | 第11-13页 |
二、交通肇事罪构成要素界定 | 第13-24页 |
(一)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问题 | 第13-19页 |
1 交通肇事罪主体性质 | 第13-14页 |
2 交通肇事罪主体的范围 | 第14-15页 |
3 主体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 第15-19页 |
(二)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问题 | 第19-20页 |
1 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认定中的不同观点 | 第19-20页 |
2 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之我见 | 第20页 |
(三) 交通肇事罪客观方面问题 | 第20-24页 |
1 交通肇事罪中的危害行为 | 第20-21页 |
2 交通肇事罪中的危害结果 | 第21-22页 |
3 交通肇事罪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 | 第22页 |
4 交通肇事发生的空间范围 | 第22-24页 |
三、交通肇事逃逸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 第24-30页 |
(一)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解析 | 第24-26页 |
1 交通肇事逃逸的含义 | 第24-25页 |
2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性质 | 第25-26页 |
(二) 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 | 第26-27页 |
1 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方面 | 第26页 |
2 交通肇事逃逸的客观方面 | 第26-27页 |
(三)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问题研究 | 第27-30页 |
1 因逃逸致人死亡中“人”的含义 | 第27-28页 |
2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 | 第28-30页 |
四、我国交通肇事罪的立法缺陷与完善建议 | 第30-33页 |
(一) 交通肇事罪的立法缺陷 | 第30-31页 |
1 认定标准多样,致使司法处理存在争议 | 第30页 |
2 相关立法存在真空,交通事故频发 | 第30-31页 |
(二) 交通肇事罪的完善建议 | 第31-33页 |
1 将实害犯改为危险犯 | 第31-32页 |
2 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 | 第32页 |
3 提高该罪主刑的量刑幅度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