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论文中常用缩写词英汉对照表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1 小反刍动物慢病毒的历史与分布 | 第15-17页 |
1.1 CAEV的历史与国内外分布 | 第15-16页 |
1.2 MVV的历史与国内外分布 | 第16-17页 |
2 病毒形态、理化、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7-21页 |
2.1 病毒形态、理化特征 | 第17-18页 |
2.2 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8-21页 |
3 致病机理 | 第21-22页 |
4 流行病学特征 | 第22-23页 |
5 临床症状 | 第23-24页 |
5.1 CAEV的临床症状 | 第23页 |
5.2 MVV的临床症状 | 第23-24页 |
6 检测技术 | 第24-28页 |
6.1 血清学检测 | 第24-26页 |
6.2 病原学检测 | 第26-28页 |
7 防治 | 第28页 |
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29-56页 |
试验一 小反刍动物慢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建立与初步应用 | 第29-41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9-30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1.2 试剂 | 第29页 |
1.3 仪器 | 第29-3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30页 |
2.2 提取前病毒DNA和病毒RNA | 第30-31页 |
2.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1-32页 |
2.4 靶序列的合成与制备 | 第32页 |
2.5 PCR扩增与电泳 | 第32页 |
2.6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3.1 简并引物的设计和靶序列的比对 | 第33-34页 |
3.2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4-35页 |
3.3 PCR扩增方法的验证 | 第35-36页 |
3.4 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6-38页 |
3.5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应用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0页 |
5 小结 | 第40-41页 |
试验二 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的动物感染试验与检测方法的应用 | 第41-5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1-42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2-46页 |
2.1 动物试验前准备 | 第42页 |
2.2 攻毒试验 | 第42页 |
2.3 样品采集 | 第42-43页 |
2.4 感染检测 | 第43-4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3.1 血清学检测结果 | 第46页 |
3.2 PCR检测结果 | 第46-48页 |
3.3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0页 |
5 小结 | 第50-51页 |
试验三 新疆部分地区山羊-关节炎脑炎的初步调查 | 第51-5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1.1 样品采集 | 第51-52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2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5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2.1 血液样品处理 | 第52-53页 |
2.2 PCR检测 | 第53页 |
2.3 血清学检测 | 第53-54页 |
2.4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 | 第5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4页 |
3.1 PCR扩增结果 | 第54页 |
3.2 血清学检测结果 | 第54页 |
3.3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 | 第54页 |
4 讨论 | 第54-55页 |
5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