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寄生虫学论文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BHK-21细胞差异蛋白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2页
    1.1 鸡球虫病的危害及防治现状第16页
    1.2 寄生虫与宿主互作关系的研究第16-17页
        1.2.1 寄生虫与宿主的致病机制第16-17页
        1.2.2 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第17页
    1.3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蛋白组技术研究进展第17-21页
        1.3.1 iTRAQ技术原理及试验流程第17-18页
        1.3.2 iTRAQ技术的优缺点第18页
        1.3.3 iTRAQ技术在寄生虫研究中的应用第18-21页
    1.4 BHK-21细胞培养模型第21页
    1.5 展望第21-22页
第二章 基于iTRAQ技术分析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BHK-21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第22-39页
    2.1 前言第22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22-26页
        2.2.1 细胞和虫株第22页
        2.2.2 仪器和试剂第22-23页
        2.2.3 卵囊的收集与纯化和子孢子的提取第23页
        2.2.4 BHK细胞的复苏与培养第23页
        2.2.5 入侵实验第23页
        2.2.6 样品的收集与细胞全蛋白的提取第23页
        2.2.7 SDS-PAGE分析第23-24页
        2.2.8 酶解和肽段定量与标记第24页
        2.2.9 SCX分级第24页
        2.2.10 质谱鉴定第24页
        2.2.11 质谱数据分析第24页
        2.2.12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4-25页
        2.2.13 Real-timePCR验证差异表达蛋白第25页
        2.2.14 差异表达蛋白的Western-blot第25-26页
    2.3 结果第26-36页
        2.3.1 入侵时间和剂量的优化第26页
        2.3.2 SDS-PAGE电泳第26-27页
        2.3.3 差异蛋白的鉴定第27-29页
        2.3.4 COG聚类分析第29-30页
        2.3.5 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0-34页
        2.3.6 qRT-PCR和WB验证差异蛋白第34-36页
    2.4 讨论第36-39页
        2.4.1 压力和防御第36页
        2.4.2 免疫反应第36页
        2.4.3 凋亡第36-37页
        2.4.4 代谢第37页
        2.4.5 膜第37-39页
第三章 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感染对宿主活化蛋白激酶C受体1的影响第39-47页
    3.1 前言第39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39-41页
        3.2.1 材料第39页
        3.2.2 cDNA模板的制备第39页
        3.2.3 pGEX-6P-1-RACK1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第39-40页
        3.2.4 RACK1-GST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40页
        3.2.5 RACK1-GST纯化蛋白的验证第40页
        3.2.6 重组蛋白RACK1-GST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40页
        3.2.7 子孢子的收集与纯化第40页
        3.2.8 细胞样品的收集第40页
        3.2.9 子孢子感染对RACK1转录水平影响第40-41页
        3.2.10 子孢子感染对RACK1蛋白翻译水平影响第41页
        3.2.11 RACK1抗体对子孢子入侵细胞能力的影响第41页
    3.3 结果第41-45页
        3.3.1 鸡肌肉组织总RNA的提取第41页
        3.3.2 RACK1基因的克隆第41-42页
        3.3.3 RACK1-GST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42-43页
        3.3.4 RACK1-GST融合蛋白的验证第43页
        3.3.5 子孢子感染对RACK1转录水平的影响第43-44页
        3.3.6 子孢子感染对RACK1蛋白翻译水平的影响第44页
        3.3.7 rRACK1抗体对球虫子孢子入侵细胞的影响第44-45页
    3.4 讨论第45-47页
第四章 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感染对宿主MTA3和LBR的影响第47-53页
    4.1 前言第47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7-49页
        4.2.1 实验细胞第47页
        4.2.2 实验试剂第47页
        4.2.3 实验仪器第47-48页
        4.2.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第48页
        4.2.5 细胞样品的收集第48页
        4.2.6 子孢子的收集与纯化第48页
        4.2.7 子孢子感染对MTA3和LBR转录水平影响第48-49页
        4.2.8 子孢子感染对MTA3和LBR蛋白翻译水平影响第49页
        4.2.9 MTA3和LBR抗体对子孢子入侵细胞能力的影响第49页
    4.3 结果第49-51页
        4.3.1 子孢子感染对MTA3和LBR转录水平影响第49-50页
        4.3.2 子孢子感染对MTA3和LBR蛋白翻译水平影响第50页
        4.3.3 MTA3和LBR抗体对子孢子入侵细胞能力的影响第50-51页
    4.4 讨论第51-53页
第五章 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感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第53-57页
    5.1 前言第53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53-54页
        5.2.1 实验细胞第53页
        5.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3页
        5.2.3 样品的制备第53-54页
        5.2.4 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第54页
        5.2.5 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的检测第54页
    5.3 结果第54-56页
        5.3.1 子孢子感染引发的与凋亡相关的KEGG通路第54-55页
        5.3.2 凋亡水平检测第55-56页
    5.4 讨论第56-57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附录第65-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RNAi研究鹿茸干细胞GAL-1基因的免疫调控作用
下一篇:大片吸虫两种排泄分泌蛋白的克隆、表达及其对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