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丝板光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项目的来源及意义 | 第7页 |
·机器视觉在喷丝板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 第7-9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状况 | 第9-10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系统设计目标 | 第10-12页 |
第2章 喷丝板的结构与作用 | 第12-21页 |
·喷丝板简介 | 第12-15页 |
·初识喷丝板 | 第12-13页 |
·工业纺丝的三种方法 | 第13-15页 |
·喷丝板的结构形式 | 第15-18页 |
·湿法纺丝喷丝头的结构形式 | 第15-17页 |
·干法纺丝喷丝板的结构形式 | 第17页 |
·熔融法纺丝喷丝板的结构形式 | 第17-18页 |
·喷丝板与成丝的关系 | 第18-19页 |
·喷丝板的清洗 | 第19-21页 |
第3章 喷丝板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构架 | 第21-27页 |
·系统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自动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22-23页 |
·粘胶长丝检测系统软件架构 | 第23-27页 |
·编程环境 | 第24页 |
·用户界面 | 第24-27页 |
第4章 硬件系统模块的原理与设计 | 第27-42页 |
·显微镜的选取和具体参数 | 第27-30页 |
·ZOOM 620E 简介 | 第27页 |
·ZOOM 620E 技术参数 | 第27-29页 |
·系统特点 | 第29-30页 |
·光源的基本参数和设计 | 第30-33页 |
·光源的基本特性参数 | 第30-32页 |
·光源强度选择 | 第32-33页 |
·图像器件的基本原理与选取 | 第33-42页 |
·图像器件的概述 | 第33-34页 |
·CCD | 第34-39页 |
·CMOS | 第39页 |
·CCD 和CMOS 对比和最终选择 | 第39-42页 |
第5章 喷丝板图像预处理算法研究 | 第42-71页 |
·喷丝板图像的预处理 | 第42-50页 |
·图像平滑 | 第42-45页 |
·灰度变换 | 第45-50页 |
·喷丝板的边缘检测 | 第50-58页 |
·梯度算子 | 第51-52页 |
·Roberts 边缘检测算子 | 第52-53页 |
·Prewitt 边缘检测算子 | 第53-54页 |
·Sobel 边缘检测算子 | 第54页 |
·Laplace 边缘检测算子 | 第54-55页 |
·差分边缘检测方法 | 第55页 |
·零交叉(LOG)边缘检测方法 | 第55-57页 |
·几种算子的综合对比与选取 | 第57-58页 |
·阈值分割 | 第58-66页 |
·矩量保持法 | 第59-60页 |
·最大熵原理的阈值分割 | 第60-61页 |
·最小偏态法阈值分割 | 第61-63页 |
·最小误差法 | 第63-64页 |
·最大类间方差法 | 第64-66页 |
·图像的边缘细化 | 第66-71页 |
第6章 喷丝板微孔检测的实验研究 | 第71-87页 |
·图像的形态学处理 | 第71-75页 |
·二值图像的几何概念 | 第71-73页 |
·区域的概念 | 第73-74页 |
·链码表和线段表 | 第74页 |
·线段编码的步骤 | 第74-75页 |
·喷丝板微孔的识别 | 第75-80页 |
·系统的标定于喷丝孔实际直径计算 | 第80-8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4-85页 |
·缺陷检测的误差分析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科研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摘要 | 第93-96页 |
ABSTRACT | 第96-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