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苯乙烯与柠檬烯臭氧化反应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机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综述第11-37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烯烃类的氧化反应第12-16页
        1.2.1 烯烃与O_3的反应第13-14页
        1.2.2 烯烃与OH自由基的反应第14-15页
        1.2.3 烯烃与NO_3自由基的反应第15-16页
    1.3 烟雾箱反应系统第16-22页
    1.4 量子化学第22-27页
        1.4.1 量子化学理论基础第23页
        1.4.2 从头算方法第23-24页
        1.4.3 密度泛函理论(DFT)第24-25页
        1.4.4 半经验方法第25-26页
        1.4.5 组合方法第26页
        1.4.6 过渡态理论第26-27页
    1.5 数值模拟第27-35页
        1.5.1 数值模型的种类第28页
        1.5.2 大气化学机理的发展第28-31页
        1.5.3 箱式模型第31-33页
        1.5.4 本论文使用零维箱式模型的组成第33-35页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5-37页
第2章 烟雾箱系统的搭建与表征第37-51页
    2.1 6m~3×2烟雾箱系统的搭建第37-45页
        2.1.1 预备系统第37-39页
        2.1.2 反应系统第39-41页
        2.1.3 检测系统第41-45页
    2.2 6m~3×2烟雾箱系统的表征第45-50页
        2.2.1 反应器内的光强特征第45-47页
        2.2.2 反应器内受外界空气污染特征评估第47-48页
        2.2.3 反应器内气溶胶壁损耗特征第48-50页
    2.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3章 苯乙烯臭氧化反应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第51-69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研究方法第52-54页
        3.2.1 烟雾箱实验第52-54页
        3.2.2 理论计算第54页
        3.2.3 数值模拟第54页
    3.3 NH_3对苯乙烯臭氧化反应生成SOA的影响第54-63页
        3.3.1 烟雾箱实验结果第54-56页
        3.3.2 Criegee中间体与醛和NH_3的竞争反应第56-63页
    3.4 仲丁醇对苯乙烯臭氧化反应生成SOA的影响第63-67页
        3.4.1 烟雾箱实验结果第63页
        3.4.2 烟雾箱实验与数值模拟的对比第63-65页
        3.4.3 敏感性分析第65-67页
    3.5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4章 柠檬烯臭氧化反应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第69-81页
    4.1 引言第69-70页
    4.2 实验方法和结果第70-73页
        4.2.1 实验方法第70-71页
        4.2.2 实验结果第71-73页
    4.3 数值模拟第73-80页
        4.3.1 数值模拟方法第73页
        4.3.2 数值模拟与烟雾箱实验结果对比——反应物和SOA的浓度变化第73-74页
        4.3.3 数值模拟与烟雾箱实验结果对比——SOA产率第74-75页
        4.3.4 不同NO_2浓度下,不同种类产物的浓度变化第75-76页
        4.3.5 不同NO_2浓度下,主要气溶胶产物的浓度变化第76-78页
        4.3.6 反应通道分析第78-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5.1 全文总结第81-82页
    5.2 工作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8页
致谢第98-9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雾化萃取/光电离质谱方法学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氧化铈负载金属模型催化剂的表面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