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基于NDVI的三江源植被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1 植被指数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2 遥感技术反演土壤含水率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3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8页
        1.3.1 三江源区植被的时空分布规律第14页
        1.3.2 三江源区植被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4-15页
        1.3.3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3.4 研究成果第16-18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8-26页
    2.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第18-19页
    2.2 气候第19页
    2.3 水文特征第19-22页
        2.3.1 河流第20页
        2.3.2 湖泊和沼泽第20-21页
        2.3.3 冰川和雪山第21-22页
        2.3.4 地下水第22页
    2.4 生态环境特征第22-26页
第3章 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第26-47页
    3.1 研究数据及数据处理第26-28页
    3.2 三江源区植被年内变化规律第28-30页
    3.3 三江源区植被年际变化规律第30-40页
        3.3.1 最大值合成法第30-33页
        3.3.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第33-40页
    3.4 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分析第40-47页
第4章 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第47-63页
    4.1 气候对植被的影响第47-52页
        4.1.1 降雨对植被的影响第48-50页
        4.1.2 气温对植被的影响第50-52页
        4.1.3 小结第52页
    4.2 地形对植被的影响第52-55页
        4.2.1 DEM数据第52-53页
        4.2.2 高程对植被的影响第53-54页
        4.2.3 坡向和坡度对植被的影响第54-55页
    4.3 土壤湿度对植被的影响第55-63页
        4.3.1 研究数据及数据处理第55-58页
        4.3.2 表观热惯量原理第58-59页
        4.3.3 表观热惯量空间分布特征第59-61页
        4.3.4 降尺度计算土壤含水量第61-63页
第5章 结论和建议第63-64页
    5.1 结论第63-64页
    5.2 建议第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附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逆境胁迫下LEA3蛋白亲水结构域的类分子伴侣功能研究
下一篇: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