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效果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27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8-20页
     ·研究背景第18-19页
     ·研究意义第19-20页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20-24页
     ·国外学者研究文献综述第20-22页
     ·国内学者研究文献综述第22-24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4-25页
     ·研究思路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5-27页
     ·创新之处第25-26页
     ·不足之处第26-27页
第2章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第27-48页
   ·循环经济概论第27-34页
     ·循环经济的内涵第27-30页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第30-31页
     ·循环经济实施原则第31-34页
   ·循环经济的科学基础第34-41页
     ·自然科学基础第34-38页
     ·自然辩证法基础第38-39页
     ·系统控制理论第39-41页
   ·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第41-48页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第41-42页
     ·资源经济学第42-43页
     ·环境经济学第43-45页
     ·生态经济学第45-48页
第3章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第48-70页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阶段与战略第48-52页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阶段第48-49页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第49-52页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第52-64页
     ·试点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第52-53页
     ·试点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第53-64页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第64-67页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经验第64-65页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成效的原因第65-67页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第67-70页
     ·发展循环经济在制度上的问题第67-68页
     ·发展循环经济在实践上的问题第68-70页
第4章 中国循环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第70-82页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第70-77页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假说第70-71页
     ·中国库兹涅茨曲线的原始数据选取第71-72页
     ·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估计与结果分析第72-76页
     ·结论第76-77页
   ·循环经济生产函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77-82页
     ·循环经济生产函数的建立与模型的推导第77-79页
     ·数据选取及处理第79-80页
     ·模型参数估计第80-81页
     ·结论第81-82页
第5章 中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82-98页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第82-85页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第82页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第82-83页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第83-85页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第85-98页
     ·指标确定依据及标准值的设定第86-87页
     ·多属性综合评价法第87-98页
第6章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效果综合评价第98-141页
   ·中国2003-2008年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分析第98-106页
     ·中国2003-2008年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第98-103页
     ·综合分析结论第103-106页
   ·31省市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综合评价第106-109页
     ·31省市区发展循环经济评价结果第106-107页
     ·31省市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结论第107-109页
   ·典型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综合评价第109-122页
     ·典型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对比分析第109-112页
     ·典型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综合分析第112-122页
   ·典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对比分析第122-141页
     ·本溪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分析第122-136页
     ·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分析第136页
     ·两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对比分析第136-141页
第7章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类型第141-163页
   ·中国循环经济聚类分析第141-145页
     ·聚类分析方法第141-142页
     ·聚类分析在中国循环经济的应用第142-144页
     ·小结第144-145页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类型第145-163页
     ·自然成长结构优化类型第146-154页
     ·资源转型节能降耗类型第154-159页
     ·生态保护跨越发展类型第159-163页
第8章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第163-169页
   ·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第163-164页
     ·编制各种规划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第163页
     ·改革与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第163-164页
   ·加大示范试点和典型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推动作用第164页
     ·充分发挥示范试点的导向作用第164页
     ·树立先进典型,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第164页
   ·依靠科技进步,构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第164-165页
     ·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第164-165页
     ·扶持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发研究,逐步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第165页
     ·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第165页
   ·深化改革,提供配套的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第165-166页
     ·运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第165-166页
     ·结合投资体制改革,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第166页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第166页
   ·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第166-167页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结构升级第166-167页
     ·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第167页
     ·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第167页
   ·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法规体系第167-169页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的成熟经验第167-168页
     ·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法规体系第168-169页
研究结论第169-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81页
附录第181-226页
致谢第226-2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227-228页

论文共2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国资本进入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美经济相互依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