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资本进入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5页 |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18-19页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9-30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国外关于粮食安全概念研究的概述 | 第19页 |
·国外关于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研究的概述 | 第19-20页 |
·国外关于粮食生产和食物体系研究的概述 | 第20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0-29页 |
·国内关于粮食安全概念研究的概述 | 第20-21页 |
·国内关于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研究的概述 | 第21-22页 |
·国内关于中国粮食安全现状研究的概述 | 第22-24页 |
·国内关于中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研究的概述 | 第24-25页 |
·国内关于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研究的概述 | 第25-26页 |
·国内关于我国粮食安全对策研究的概述 | 第26-29页 |
·简要评价与分析 | 第29-30页 |
第3章 粮食安全与垄断资本的相关理论 | 第30-40页 |
·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 | 第30-36页 |
·粮食生产的基础性作用 | 第30-31页 |
·产业关联理论 | 第31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31-32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32-33页 |
·需求弹性理论 | 第33-34页 |
·规模收益理论 | 第34-35页 |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第35-36页 |
·垄断资本的相关理论 | 第36-40页 |
·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 第36-37页 |
·西方经济学的垄断理论 | 第37-40页 |
第4章 我国粮食生产及安全的现状 | 第40-69页 |
·我国粮食生产方式的现状 | 第40-44页 |
·我国粮食生产人地关系高度紧张 | 第40-41页 |
·我国农业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 第41-42页 |
·我国粮食生产的商品化率较低 | 第42-43页 |
·我国粮食生产链条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 | 第43-44页 |
·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 | 第44-59页 |
·1949-2003 年粮食生产情况回顾 | 第44-48页 |
·2004-2010年粮食生产情况回顾 | 第48-52页 |
·我国粮食安全的静态评价 | 第52-57页 |
·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57-59页 |
·跨国资本进入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 | 第59-69页 |
·跨国资本合谋使我国大豆产业沦陷 | 第59-60页 |
·跨国粮商布局对我国粮食安全形成威胁 | 第60-67页 |
·转基因种业布局对我国粮食安全形成威胁 | 第67-69页 |
第5章 跨国资本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成因 | 第69-94页 |
·WTO为跨国粮食巨头的扩张提供了合法性 | 第69-71页 |
·WTO是跨国粮食巨头扩张的合法外衣 | 第69-70页 |
·WTO使许多发展中国家丧失粮食自给能力 | 第70-71页 |
·传统小农经济与现代化大农业的不对等竞争 | 第71-78页 |
·发达国家的粮食生产是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 | 第71-77页 |
·"入世"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不对等的竞争 | 第77-78页 |
·发达国家巨额农业补贴使我国面临不公平的竞争 | 第78-82页 |
·巨额农业补贴的实质是农产品的倾销 | 第78-81页 |
·巨额农业补贴的牺牲品——海地 | 第81-82页 |
·巨额农业补贴威胁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 | 第82页 |
·跨国粮食巨头全产业链控制下的力量悬殊的竞争 | 第82-89页 |
·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控制和经营 | 第82-86页 |
·全产业链控制下农民由小农到附庸的蜕变 | 第86-87页 |
·跨国粮商全产业链控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冲击 | 第87-89页 |
·转基因专利垄断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冲击 | 第89-94页 |
·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迅猛推广 | 第89-91页 |
·跨国种业巨头垄断转基因种子专利 | 第91-92页 |
·跨国种业巨头的垄断优势 | 第92-94页 |
第6章 主要国家粮食生产与安全的比较与借鉴 | 第94-106页 |
·美国粮食生产与政策保障 | 第94-97页 |
·高度垄断和集中的粮食生产 | 第94页 |
·高能耗的粮食生产 | 第94-95页 |
·巨额补贴的粮食生产 | 第95页 |
·掌握全球粮食主导权是美国的国家战略 | 第95-97页 |
·欧盟及其主要国家法德的粮食生产与政策保障 | 第97-99页 |
·法德粮食生产与政策保障 | 第97-98页 |
·欧盟粮食生产的政策保障 | 第98-99页 |
·日本粮食生产与政策保障 | 第99-101页 |
·日本牺牲农业实现工业化的道路 | 第99-100页 |
·日本对其稻米生产实行巨额农业补贴 | 第100-101页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下墨西哥粮食生产与安全 | 第101-103页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墨西哥农业的打击 | 第101-102页 |
·墨西哥玉米种植的"吉芬现象" | 第102-103页 |
·墨西哥农民和消费者处于食物利润分配的边缘 | 第103页 |
·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103-106页 |
·美国粮食生产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103-104页 |
·法德粮食生产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104页 |
·日本粮食生产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104-105页 |
·墨西哥粮食生产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105页 |
·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105-106页 |
第7章 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 第106-120页 |
·提升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 第106-108页 |
·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第106页 |
·大力调整粮食品种结构 | 第106-107页 |
·合理确定储备规模和储备布局 | 第107页 |
·建立粮食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 | 第107-108页 |
·加强农业财政支持与保护力度 | 第108-110页 |
·"入世"我国在农业支持方面的承诺 | 第108页 |
·充分利用"绿箱"政策 | 第108页 |
·调整"黄箱"政策 | 第108-109页 |
·试用"蓝箱"政策 | 第109-110页 |
·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和农业支持政策法律体系 | 第110页 |
·充分利用反垄断法制约跨国粮商行为 | 第110-112页 |
·运用反垄断法保障粮食产业安全 | 第110-111页 |
·运用反垄断法制约跨国粮商垄断行为 | 第111-112页 |
·推进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 | 第112-113页 |
·建立粮食生产和经营者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 第112页 |
·积极发展产购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 第112-113页 |
·促进粮食巨型集团的形成 | 第113页 |
·提升种业竞争力 | 第113-116页 |
·建立独立的转基因作物风险评估与检测机构 | 第113-114页 |
·建立严格的种质资源保护制度 | 第114页 |
·调整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的研究体制 | 第114-115页 |
·推动种子企业做大做强 | 第115-116页 |
·建立健全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机制 | 第116-120页 |
·加强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力度 | 第116-117页 |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三农"机制 | 第117-118页 |
·拓宽农村金融支持"三农"领域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30-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