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7页 |
1.1 超级电容器(SCs:Supercapacitors) | 第11-13页 |
1.2 双电层电容器(EDLCs: Electrochemical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第13-16页 |
1.2.1 活性炭(AC: Activated carbon) | 第15页 |
1.2.2 碳气凝胶(CAGs: Carbon aerogels) | 第15页 |
1.2.3 碳纳米管(CNTs: Carbon nanotubes) | 第15-16页 |
1.3 赝电容器(Pseudocapacitive supercapacitors) | 第16-20页 |
1.3.1 过渡金属氧化物 | 第17-19页 |
1.3.2 导电聚合物(CPs: Conducting polymers) | 第19-20页 |
1.4 混合电容器(Hybrid Capacitors) | 第20页 |
1.5 电解液(Electrolytes) | 第20-23页 |
1.5.1 水基电解液 | 第21-22页 |
1.5.2 有机电解液 | 第22页 |
1.5.3 离子液体电解液 | 第22-23页 |
1.6 材料的表征 | 第23-24页 |
1.6.1 X射线衍射(XRD: X-ray diffraction) | 第23页 |
1.6.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 第23-24页 |
1.6.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 第24页 |
1.6.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 第24页 |
1.6.5 氮气吸附脱附技术 | 第24页 |
1.6.6 拉曼 | 第24页 |
1.7 电化学性能测试(在电化学工作站(CHI760E)上测试) | 第24-25页 |
1.7.1 循环伏安法(CV: Cyclic Voltammetry) | 第24-25页 |
1.7.2 恒流充电放电(GCD: Galvanostatic Charge Discharge) | 第25页 |
1.7.3 电化学阻抗谱(EIS: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 第25页 |
1.8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CeO_2/Fe_2O_3与CeO_2-Fe_2O_3/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27-48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2.2.1 原料及试剂 | 第28-29页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9页 |
2.2.3 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4 CeO_2/Fe_2O_3与CeO_2-Fe_2O/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0页 |
2.2.5 样品表征 | 第30-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7页 |
2.3.1 稀土聚合物(Ce-CP)的表征 | 第31页 |
2.3.2 Ce-CP制备过程中反应参数对产物的影响 | 第31-34页 |
2.3.3 Ce-CP前驱体转化为CeO/Fe_2O_3与CeO_2-Fe_2O_3/C的形貌、晶相和性能 | 第34-40页 |
2.3.4 CeO_2/Fe_2O_3与CeO_2-Fe_2O_3/C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0-43页 |
2.3.5 CeO_2-Fe_2O_3与CeO_2-Fe_2O_3/C对酸性橙||的吸附性能测试 | 第43-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Ce,Mo,Ni基超级电容器功能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 第48-58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3.2.1 原料及试剂 | 第49页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9页 |
3.2.3 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 第49-50页 |
3.2.4 NiMoO_4, Ce_2Mo_3O_(12), Ni/Ce_2Mo_3O_(12)-CeO_2,Ni/Ce_2Mo_3O_(12)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0页 |
3.2.5 样品表征 | 第50-5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3.3.1 产物的表征 | 第51-54页 |
3.3.2 NiMoO_4, Ce_2Mo_3O_(12), Ni/Ce_2Mo_3O_(12)-CeO_2, Ni/Ce_2Mo_3O_(12)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4-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Fe掺杂CeO_2花状超结构:快速微波辅助合成,表征及其对析氧反应的催化性能 | 第58-70页 |
4.1 引言 | 第58-5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4.2.1 原料及试剂 | 第59页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59页 |
4.2.3 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 第59-60页 |
4.2.4 电化学性能(OER)测试 | 第60页 |
4.2.5 样品表征 | 第60-6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9页 |
4.3.1 稀土聚合物的表征 | 第61-68页 |
4.3.2 产物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68-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和科研情况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