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油水分离的方法和机理 | 第13-14页 |
1.3 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4-19页 |
1.3.1 (超)疏水(超)亲油性材料 | 第15-16页 |
1.3.2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材料 | 第16-18页 |
1.3.3 表面润湿智能材料 | 第18-19页 |
1.4 涂层自分层理论 | 第19-23页 |
1.4.1 自分层理论基本概述 | 第19-20页 |
1.4.2 自分层涂料的设计原则 | 第20-21页 |
1.4.3 自分层涂料的表征方法 | 第21页 |
1.4.4 自分层涂层的研究应用 | 第21-22页 |
1.4.5 含氟丙烯酸树脂的自分层应用 | 第22-23页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5.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 第25-35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5-26页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6-27页 |
2.2.3 乳液聚合实验装置 | 第27页 |
2.3 含氟丙烯酸酯乳液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27-28页 |
2.3.1 凝胶率的测定 | 第27-28页 |
2.3.2 乳液稳定性测试 | 第28页 |
2.3.3 乳液粘度的测定 | 第2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8-34页 |
2.4.1 乳化剂比例及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28-30页 |
2.4.2 单体预乳化工艺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3 氟单体含量及助溶剂含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2.4.4 SMA单体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2.4.5 硅烷偶联剂含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页 |
2.4.6 链转移剂含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共混乳液形成自分层涂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35-51页 |
3.1 前言 | 第35-36页 |
3.2 实验 | 第36-37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36页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6页 |
3.2.3 共混涂膜的制备 | 第36-37页 |
3.3 测试与表征 | 第37-38页 |
3.3.1 涂膜接触角测定 | 第37页 |
3.3.2 共混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第37页 |
3.3.3 乳胶粒径及分布的测定 | 第37页 |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7页 |
3.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能谱分析(SEM-EDS) | 第37页 |
3.3.6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 | 第37-3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9页 |
3.4.1 含氟乳液用量对乳胶膜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2 氟单体用量对乳胶膜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3.4.3 SMA用量对乳胶膜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41页 |
3.4.4 有机硅单体(A-151)用量对乳胶膜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5 固化温度对乳胶膜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6 共混两相玻璃化转变温度对乳胶膜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3.4.7 乳胶粒粒径对乳胶膜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8 共混乳液涂层自分层表征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共混乳液在油水分离滤材的应用研究 | 第51-66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51页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1-52页 |
4.2.3 油水分离装置 | 第52-53页 |
4.2.4 玻纤滤纸的浸渍 | 第53页 |
4.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53-55页 |
4.3.1 滤纸上胶量的测定 | 第53页 |
4.3.2 玻纤滤纸水珠滚动效果的测试 | 第53-54页 |
4.3.3 玻纤滤纸油滴渗透时间的测试 | 第54页 |
4.3.4 滤纸接触角的测定 | 第54页 |
4.3.5 含水量的测定 | 第54页 |
4.3.6 油水分离效率的测定 | 第54-55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5-65页 |
4.4.1 氟单体用量对玻纤滤纸疏水亲油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2 共混比例对玻纤滤纸疏水亲油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4.4.3 SMA用量对玻纤滤纸疏水亲油性能的影响 | 第57页 |
4.4.4 有机硅单体(A-151)用量对玻纤纸疏水亲油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4.4.5 共混体系对玻纤滤纸孔隙结构的影响 | 第58-60页 |
4.4.5.1 滤纸孔径分布和透气性能 | 第58-59页 |
4.4.5.2 滤纸形貌分析 | 第59-60页 |
4.4.6 滤材疏水亲油性能对油水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4.4.7 水珠滚动情况对油水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4.4.8 柴油中水滴粒径大小对油水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9 油水分离滤材的连续使用性能 | 第63-64页 |
4.4.10 滤材性能在油水分离台的验证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全文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