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H中学为例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和分析 | 第14-15页 |
| 1.3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 1.5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2章 学生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工具的建立 | 第17-26页 |
| 2.1 学生参与研究工具的建立 | 第17-19页 |
| 2.2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研究工具的建立 | 第19-21页 |
| 2.3 相关测量指标的设计 | 第21-22页 |
| 2.4 调查问卷的试测与修改 | 第22-26页 |
| 第3章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调查研究 | 第26-38页 |
| 3.1 基本情况统计 | 第26-27页 |
| 3.2 学生参与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27-31页 |
| 3.2.1 各层面与分量表的汇总 | 第27页 |
| 3.2.2 信度检验 | 第27-28页 |
| 3.2.3 效度分析 | 第28-31页 |
| 3.3 学生参与基本情况及问题分析 | 第31-33页 |
| 3.4 学生参与差异性分析 | 第33-35页 |
| 3.5 学生参与三个维度的关系分析 | 第35-38页 |
| 第4章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 第38-48页 |
| 4.1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38-43页 |
| 4.1.1 信度检验 | 第38-39页 |
| 4.1.2 效度检验 | 第39-43页 |
| 4.2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基本情况分析 | 第43-45页 |
| 4.3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第45-48页 |
| 第5章 学生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8-75页 |
| 5.1 学生参与各维度影响因素的初始模型 | 第48-52页 |
| 5.2 “行为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4页 |
| 5.3 “认知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6页 |
| 5.4 “情感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57页 |
| 5.5 对结果的讨论 | 第57-59页 |
| 5.6 学生参与构成因子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59-75页 |
| 5.6.1 “专心”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59-61页 |
| 5.6.2 “钻研”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61-64页 |
| 5.6.3 “依赖的策略”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64-66页 |
| 5.6.4 “浅层次策略”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66-68页 |
| 5.6.5 “深层次的策略”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68-70页 |
| 5.6.6 “积极情感”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70-72页 |
| 5.6.7 “消极情感”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72-75页 |
| 第6章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 第75-79页 |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 6.2 建议 | 第76-78页 |
| 6.2.1 提高初中生的认知参与 | 第76-77页 |
| 6.2.2 提高初中生的情感参与 | 第77页 |
| 6.2.3 差异性的启示 | 第77-78页 |
| 6.3 后续研究计划 | 第78-79页 |
| 附录 学生访谈提纲 | 第79-84页 |
| 非结构化的调查问卷 | 第79-81页 |
| 行为参与试测问卷 | 第81-82页 |
| 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