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电动力修复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0页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 第18-19页 |
1.2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评述 | 第19-23页 |
1.2.1 物理修复技术 | 第19-20页 |
1.2.1.1 “客换翻”土法 | 第19页 |
1.2.1.2 固定技术 | 第19-20页 |
1.2.1.3 热处理技术 | 第20页 |
1.2.2 化学修复技术 | 第20-22页 |
1.2.2.1 固化稳定化技术 | 第20-21页 |
1.2.2.2 淋洗技术 | 第21页 |
1.2.2.3 氧化还原技术 | 第21页 |
1.2.2.4 光催化降解 | 第21-22页 |
1.2.3 生物修复技术 | 第22-23页 |
1.2.3.1 植物修复 | 第22页 |
1.2.3.2 微生物修复 | 第22-23页 |
1.3 电动力修复技术 | 第23-28页 |
1.3.1 电动力修复技术的原理 | 第23-26页 |
1.3.1.1 电极反应 | 第23页 |
1.3.1.2 电动力学效应 | 第23-25页 |
1.3.1.3 电动力修复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1.3.2 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1.3.2.1 pH的控制 | 第26页 |
1.3.2.2 络合剂表面活性剂 | 第26-27页 |
1.3.2.3 装置改进 | 第27页 |
1.3.2.4 联合修复技术 | 第27-28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2.1 实验土壤采集与处理 | 第30页 |
2.1.1 实验土壤采集 | 第30页 |
2.1.2 样品处理 | 第30页 |
2.2 所用试剂、耗材和仪器 | 第30-31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31-33页 |
2.3.1 土壤pH的测定 | 第31-32页 |
2.3.2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 第32页 |
2.3.3 土壤电导率的测定 | 第32页 |
2.3.4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 第32页 |
2.3.5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 第32页 |
2.3.6 土壤中重金属的测定 | 第32-33页 |
2.3.7 液体中重金属的测定 | 第33页 |
2.4 土壤理化性质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金属活化剂的筛选研究 | 第34-50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实验土样 | 第34页 |
3.3 淋洗装置 | 第34-35页 |
3.4 实验设计 | 第35-36页 |
3.5 计算方法 | 第36页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3.6.1 淋洗剂筛选 | 第36-38页 |
3.6.2 浓度影响 | 第38-42页 |
3.6.2.1 EDTA | 第38-40页 |
3.6.2.2 柠檬酸 | 第40-42页 |
3.6.3 pH影响 | 第42-44页 |
3.7 动力学方程拟合 | 第44-49页 |
3.8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电极上下放置系统对土壤的修复研究 | 第50-62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实验土样 | 第50页 |
4.3 反应装置设计 | 第50-52页 |
4.4 实验设计 | 第52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52-61页 |
4.5.1 反应过程中电流的变化 | 第52-54页 |
4.5.2 电极液pH的变化 | 第54-55页 |
4.5.3 反应后土壤pH的变化 | 第55页 |
4.5.4 重金属累积量 | 第55-56页 |
4.5.5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布 | 第56-58页 |
4.5.6 修复效果 | 第58-61页 |
4.6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电极左右放置系统对土壤的修复研究 | 第62-78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实验土样 | 第62页 |
5.3 反应装置设计 | 第62-64页 |
5.4 实验设计 | 第64-65页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65-75页 |
5.5.1 反应过程中电流的变化 | 第65-67页 |
5.5.2 电极液pH的变化 | 第67-68页 |
5.5.3 反应后土壤pH的变化 | 第68-69页 |
5.5.4 反应过程中重金属在电极液中的累积量 | 第69-71页 |
5.5.5 重金属在土柱中的分布 | 第71-73页 |
5.5.6 修复效果 | 第73-75页 |
5.6 小结 | 第75-78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建议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90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90-91页 |
附件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