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染料废水的来源 | 第11页 |
1.3 染料废水的危害 | 第11-12页 |
1.4 染料的分类 | 第12-13页 |
1.5 染料废水的发色机理 | 第13页 |
1.6 染料废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18页 |
1.6.1 物理法 | 第13-14页 |
1.6.2 化学法 | 第14-15页 |
1.6.3 生物法 | 第15-16页 |
1.6.4 化学氧化法 | 第16-18页 |
1.7 TiO_2光催化氧化的原理及制备 | 第18-21页 |
1.7.1 TiO_2的晶体结构 | 第18-19页 |
1.7.2 TiO_2的氧化原理 | 第19-20页 |
1.7.3 TiO_2的制备方法概述 | 第20-21页 |
1.8 麦饭石 | 第21-25页 |
1.8.1 麦饭石简介 | 第21页 |
1.8.2 麦饭石的性质 | 第21-23页 |
1.8.3 麦饭石的改性 | 第23-24页 |
1.8.4 麦饭石的性能研究 | 第24-25页 |
1.9 本论文的背景、意义和内容 | 第25-26页 |
2.实验方案和分析测定方法 | 第26-31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6-28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6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1.3 亚甲基蓝的结构式 | 第27-28页 |
2.2.分析测定方法 | 第28-31页 |
2.2.1 色度去除率的测定方法 | 第28页 |
2.2.2.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2.2.3 pH值的测定方法 | 第29页 |
2.2.4 扫描电镜的观察测定 | 第29页 |
2.2.5 透射电镜的观察测定 | 第29页 |
2.2.6 X射线衍射观察测定 | 第29页 |
2.2.7 亚甲基蓝的吸光度标准曲线 | 第29-31页 |
3.复合改性麦饭石处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的实验研究 | 第31-44页 |
3.1 麦饭石的改性制备 | 第31页 |
3.1.1 麦饭石的预处理提纯 | 第31页 |
3.1.2 盐酸改性天然麦饭石的制备 | 第31页 |
3.1.3 氢氧化钠改性天然麦饭石的制备 | 第31页 |
3.2 酸碱改性麦饭石对亚甲基蓝的处理 | 第31-34页 |
3.3 NaOH/CTMAB复合改性麦饭石的制备及降解 | 第34-35页 |
3.4 复合改性麦饭石处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的实验研究 | 第35-41页 |
3.4.1 复合催化剂投加量对色度及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2 初始pH值对色度及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3 反应时间对色度及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4 染料初始浓度对其色度及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3.4.5 正交试验 | 第40-41页 |
3.5 扫描电镜图片分析SEM | 第41-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TiO_2/复合改性麦饭石处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的研究 | 第44-55页 |
4.1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第44-45页 |
4.1.1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 | 第44页 |
4.1.2 TiO_2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第44页 |
4.1.3 光催化氧化反应实验装置 | 第44-45页 |
4.2 TiO_2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45-47页 |
4.2.1 光催化剂负载量影响的研究 | 第45-46页 |
4.2.2 光催化剂煅烧温度的影响的研究 | 第46-47页 |
4.3 负载型催化剂处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的实验研究 | 第47-52页 |
4.3.1 负载型催化剂的投加量对处理效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2 不同紫外光照时间对处理效率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3 染料初始浓度对处理效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4 正交试验 | 第50-52页 |
4.4 透射电镜分析TEM | 第52页 |
4.5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5.实际染料废水的处理 | 第55-57页 |
5.1 实际染料废水来源 | 第55页 |
5.2 操作方法 | 第55-57页 |
6.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 第57-59页 |
6.1 催化剂回收利用的意义 | 第57页 |
6.2 催化剂回收制备 | 第57页 |
6.3 实验研究 | 第57-59页 |
7.亚甲基蓝降解历程的研究 | 第59-66页 |
7.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59-60页 |
7.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0-62页 |
7.3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62-63页 |
7.4 亚甲基蓝的降解历程 | 第63-65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8.TiO_2/复合改性麦饭石降解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的动力学研究 | 第66-75页 |
8.1 亚甲基蓝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66-67页 |
8.2 实验部分 | 第67-74页 |
8.2.1 负载型麦饭石加入量 | 第67-71页 |
8.2.2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71-74页 |
8.3 亚甲基蓝染料降解总动力学模型 | 第74-75页 |
9.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