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引言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8页 |
1.2.1 表型可塑性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2.2 沙埋对沙生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1.2.3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30-35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30页 |
2.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30-35页 |
2.2.1 形态与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32-33页 |
2.2.2 光合作用参数的测定 | 第33页 |
2.2.3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干旱胁迫对油蒿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 第35-40页 |
3.1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3.1.1 干旱胁迫对油蒿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2 干旱胁迫对油蒿生理特征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不同种源油蒿表型可塑性的比较 | 第40-44页 |
4.1 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4.1.2 不同种源油蒿相对生长率、根冠比和比叶面积对干旱胁迫的可塑性响应 | 第40-41页 |
4.1.3 不同种源油蒿的形态平均表型可塑性 | 第41-42页 |
4.2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沙埋对白刺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 第44-49页 |
5.1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5.1.1 沙埋对白刺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44-45页 |
5.1.2 沙埋对白刺生长特征的影响 | 第45页 |
5.1.3 沙埋对白刺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5-47页 |
5.2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六章 不同时期白刺表型可塑性的比较 | 第49-53页 |
6.1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6.1.1 不同月份白刺的生长特征比较 | 第49-50页 |
6.1.2 不同沙埋程度对白刺的生长特征的影响 | 第50-51页 |
6.2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3-56页 |
7.1 不同种源油蒿对干旱胁迫的可塑性响应 | 第53-54页 |
7.2 不同沙埋程度对白刺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 第54页 |
7.3 建议和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7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