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三宝千户侗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1.2.1 民族村寨旅游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文化旅游开发与传承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3 旅游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4 研究述评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4-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3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16-18页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辨析第18-22页
    2.1 理论基础第18-20页
        2.1.1 系统理论第18页
        2.1.2 文化传承相关理论第18-19页
        2.1.3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9-20页
    2.2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2页
        2.2.1 民族村寨旅游与民族旅游村寨第20页
        2.2.2 民族村寨旅游文化分类体系第20-22页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设计第22-28页
    3.1 三宝千户侗寨所在区域概况第22-23页
        3.1.1 地理区位与交通状况第22页
        3.1.2 自然资源条件第22-23页
        3.1.3 社会经济概况第23页
    3.2 三宝千户侗寨旅游发展概况第23-28页
        3.2.1 旅游景观资源第23-24页
        3.2.2 侗族文化旅游资源第24-25页
        3.2.3 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5-28页
4 三宝千户侗寨村民文化传承感知特征分析第28-42页
    4.1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第28-29页
        4.1.1 问卷内容设计第28页
        4.1.2 问卷量表设计第28-29页
    4.2 三宝千户侗寨问卷调查基本信息分析第29-31页
        4.2.1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第29页
        4.2.2 问卷调查样本特征描述分析第29-30页
        4.2.3 问卷调查信度分析及正态分布检验第30-31页
    4.3 三宝千户侗寨村民文化传承感知特征分析第31-38页
        4.3.1 文化意识感知第31-34页
        4.3.2 经济发展感知第34-36页
        4.3.3 保护政策感知第36-38页
    4.4 三宝千户侗寨民族文化传承感知水平分析第38-42页
        4.4.1 民族文化传承感知要素公因子载荷值计算第38-39页
        4.4.2 民族文化传承感知要素公因子综合得分第39-42页
5 三宝千户侗寨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第42-50页
    5.1 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2-44页
        5.1.1 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原则第42页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2-44页
    5.2 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第44-46页
        5.2.1 评价权重确定第44-45页
        5.2.2 数据收集过程第45页
        5.2.3 综合评分第45页
        5.2.4 评判标准第45-46页
    5.3 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第46-50页
        5.3.1 评价结果第46页
        5.3.2 评价子系统结果分析第46-48页
        5.3.3 综合分析第48-50页
6 三宝千户侗寨文化传承提升路径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第50-54页
    6.1 民族文化传承提升路径第50-52页
        6.1.1 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机制第50-51页
        6.1.2 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提升村民文化自觉性第51页
        6.1.3 以民族文化传承为基础,加强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第51-52页
    6.2 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第52-54页
        6.2.1 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第52页
        6.2.2 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合理制定开发规划第52-53页
        6.2.3 扩大民族旅游市场规模化,提高企业民众创新意识第53页
        6.2.4 增强村民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当地民族文化地位第53页
        6.2.5 适度开发,合理保护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不被破坏第53-5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7.1 主要结论第54-55页
    7.2 研究展望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58页
致谢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附录第66-67页
    附录1:关于当地村民对侗族文化感知情况调查问卷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荆州市全域旅游型特色乡镇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抚仙湖乡村旅游体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