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探析中国传统自然观审美观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1页
    1.1 本文研究对象第9-10页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第二章 中国传统的艺术自然观第11-14页
    2.1 艺术自然观的由来第11页
    2.2 艺术自然观的具体表现第11-13页
        2.2.1 对于无限的追求第11-12页
        2.2.2 对于美的追求第12页
        2.2.3 对于意境的追求第12-13页
    2.3 艺术自然观的本质第13-14页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第14-23页
    3.1 古典山水画概念第14页
    3.2 传统审美观的衍变第14-21页
        3.2.1 眼中山水第15-17页
        3.2.2 诗意山水第17-18页
        3.2.3 心中山水第18-21页
    3.3 传统审美观的特征和意义第21-23页
第四章 传统山水画探索第23-42页
    4.1 山水画的艺术表现第23-24页
        4.1.1 自然观之于山水画的表现第23页
        4.1.2 自然观之于山水画的技法第23-24页
        4.1.3 对于景观设计的启示第24页
    4.2 山水画布局特点第24-33页
        4.2.1 对景式构图第25-27页
        4.2.2 三段式构图第27-30页
        4.2.3 对于景观设计的启示第30-33页
    4.3 山水画营造特点第33-42页
        4.3.1 山体结构第33-36页
        4.3.2 水系结构第36-38页
        4.3.3 植物结构第38-40页
        4.3.4 陆岸结构第40-41页
        4.3.5 对于景观设计的启示第41-42页
第五章 传统山水园探索第42-73页
    5.1 中国山水画与山水园第42-43页
    5.2 山水园审美与自然观的衍变第43-50页
        5.2.1 沧浪亭第43-45页
        5.2.2 狮子林第45-46页
        5.2.3 弇山园第46-49页
        5.2.4 拙政园第49页
        5.2.5 衍变特征解析第49-50页
    5.3 山水园结构探析第50-55页
        5.3.1 寄畅园第51-52页
        5.3.2 止园第52页
        5.3.3 勺园第52-53页
        5.3.4 结构衍变分析第53-55页
    5.4 山水园布局探析第55-63页
        5.4.1 轴线布局第55-58页
        5.4.2 一江两岸布局第58-60页
        5.4.3 绕湖成景布局第60-61页
        5.4.4 蜿蜒水系布局第61-63页
    5.5 山水园手法探微第63-72页
        5.5.1 搭配细节第63-64页
        5.5.2 建筑细节第64-66页
        5.5.3 置石与假山第66-69页
        5.5.4 水系细节第69页
        5.5.5 植物细节第69-72页
    5.6 山水园综述第72-73页
第六章 山水城市探索第73-83页
    6.1 山水城市的概念第73页
    6.2 山水城市的发展特点第73-74页
    6.3 山水城市的内核与意义第74页
    6.4 现代中式设计第74-82页
        6.4.1 形态设计第75-76页
        6.4.2 意境营造第76-78页
        6.4.3 浮躁的中式设计第78-79页
        6.4.4 尝试性设计第79-81页
        6.4.5 未来的发展第81-82页
    6.5 总结第82-83页
第七章 结语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城市水景观审美与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开埠城市街区空间形态演化的历史分析--以天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