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3 文献研究述评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0页 |
1.3.1 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就业的理论分析 | 第22-28页 |
2.1 新型城镇化促进投资与劳动力转移 | 第22-24页 |
2.1.1 新型城镇化引发基础设施巨大投资 | 第22-23页 |
2.1.2 新型城镇化促进劳动力转移与流动 | 第23-24页 |
2.2 基础设施投资引致劳动力需求 | 第24-26页 |
2.2.1 基础设施投资扩大劳动力需求的直接效应 | 第24页 |
2.2.2 基础设施投资扩大劳动力需求的间接效应 | 第24-26页 |
2.3 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劳动力供给 | 第26-28页 |
2.3.1 增加高质量劳动力 | 第26-27页 |
2.3.2 吸引劳动力集聚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就业效应的统计性描述 | 第28-41页 |
3.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变化 | 第28-32页 |
3.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就业的变化 | 第32-35页 |
3.3 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38页 |
3.4 劳动需求工资弹性的测算 | 第38-41页 |
第4章 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41-50页 |
4.1 实证模型引入与设立 | 第41-42页 |
4.1.1 PVAR模型的引入 | 第41-42页 |
4.1.2 模型的设立 | 第42页 |
4.2 实证模型检验与估计 | 第42-45页 |
4.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4.2.2 单位根检验 | 第43-44页 |
4.2.3 PVAR模型的估计 | 第44-45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4.3.1 基础设施投资通过劳动需求弹性提升就业 | 第45-46页 |
4.3.2 基础设施投资就业效应具有阶段性 | 第46页 |
4.3.3 基础设施投资就业效应存在区域差异 | 第46-49页 |
4.3.4 就业对基础设施投资及自身具有正向反馈 | 第49-50页 |
第5章 优化基础设施投资就业效应的政策建议 | 第50-54页 |
5.1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就业规模 | 第50页 |
5.2 制定合理基础设施投资规划推进就业增长 | 第50-51页 |
5.2.1 充分利用各阶段投资的就业贡献 | 第50页 |
5.2.2 因地制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第50-51页 |
5.3 均衡基础设施投资配置优化就业结构 | 第51-52页 |
5.3.1 加大中西部基础设施投资比重 | 第51页 |
5.3.2 提高公共服务类基础设施投资 | 第51-52页 |
5.4 创新投资模式激发就业创造能力 | 第52-54页 |
5.4.1 推动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 | 第52页 |
5.4.2 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