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3 创新点 | 第14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2.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研究 | 第23-41页 |
2.1 虚拟现实的定义 | 第23页 |
2.2 虚拟现实的发展起源 | 第23-25页 |
2.2.1 虚拟现实的产生 | 第23-24页 |
2.2.2 虚拟现实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2.3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设备 | 第25-27页 |
2.3.1 虚拟现实系统的输入设备 | 第25-26页 |
2.3.2 虚拟现实系统的输出设备 | 第26-27页 |
2.4 虚拟现实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7-29页 |
2.4.1 虚拟现实技术的组成 | 第27-28页 |
2.4.2 虚拟环境的系统结构 | 第28-29页 |
2.5 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 第29-31页 |
2.5.1 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 | 第29-30页 |
2.5.2 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 | 第30页 |
2.5.3 增强虚拟现实系统 | 第30-31页 |
2.5.4 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 | 第31页 |
2.6 虚拟现实的基本特征 | 第31-33页 |
2.7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 第33-39页 |
2.7.1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第33-38页 |
2.7.2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38-39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41-55页 |
3.1 虚拟现实技术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 第41-44页 |
3.1.1 虚拟现实技术与景观传统设计手法的区别 | 第42-44页 |
3.1.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景观设计当中的现实价值 | 第44页 |
3.2 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优势 | 第44-48页 |
3.2.1 协助设计师设计方案 | 第45-46页 |
3.2.2 多维度展示设计方案 | 第46页 |
3.2.3 提升公众参与度 | 第46-47页 |
3.2.4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 | 第47页 |
3.2.5 实现施工过程可视化 | 第47页 |
3.2.6 辅助景观设计教学 | 第47页 |
3.2.7 降低沟通与展示成本 | 第47-48页 |
3.3 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各阶段的应用 | 第48-50页 |
3.3.1 参与调研景观设计项目 | 第48页 |
3.3.2 概念设计景观方案 | 第48-50页 |
3.3.3 景观设计方案的表现 | 第50页 |
3.4 虚拟现实应用到景观设计中的核心技术 | 第50-51页 |
3.4.1 三维建模技术 | 第50-51页 |
3.4.2 三维显示技术和立体声环绕技术 | 第51页 |
3.5 虚拟现实创作的平台选择 | 第51-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虚拟现实技术辅助景观设计相关软件 | 第55-61页 |
4.1 选择建模软件 | 第55页 |
4.2 SketchUp软件建模优势 | 第55-56页 |
4.3 优化虚拟现实场景 | 第56-57页 |
4.3.1 模型简化技术 | 第56-57页 |
4.3.2 烘焙技术 | 第57页 |
4.3.3 LOD技术 | 第57页 |
4.4 虚拟现实平台使用UNITY3D | 第57-58页 |
4.4.1 虚拟现实交互平台UNITY3D | 第57-58页 |
4.4.2 使用UNITY3D应用在景观设计中的优势 | 第58页 |
4.5 虚拟现实技术为景观设计提供辅助支持的具体流程 | 第58-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5.实践应用——宝鸡蟠龙文化广场景观设计 | 第61-81页 |
5.1 区位概况 | 第61-62页 |
5.1.1 区位环境 | 第61-62页 |
5.1.2 区位历史文化 | 第62页 |
5.2 项目概况 | 第62-68页 |
5.2.1 功能分区 | 第63-64页 |
5.2.2 交通流线分析 | 第64-65页 |
5.2.3 景观节点分析 | 第65-66页 |
5.2.4 视线分析 | 第66-67页 |
5.2.5 服务设施分析 | 第67-68页 |
5.3 在SketchUp当中建立景观模型 | 第68-69页 |
5.4 虚拟交互场景的实现 | 第69-76页 |
5.5 虚拟现实平台建成后成果展示 | 第76-79页 |
5.5.1 运行UNITY3D虚拟现实平台 | 第76-77页 |
5.5.2 UNITY3D系统界面 | 第77页 |
5.5.3 UNITY3D操作界面 | 第77-79页 |
5.6 虚拟现实场景与实际项目建成后的对比 | 第7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6.结论和展望 | 第81-8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1页 |
6.2 研究中的不足 | 第81-82页 |
6.3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附录 图表信息 | 第85-87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