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引言 | 第9-13页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四)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1页 |
(五)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1-13页 |
二、自媒体和公共舆论概述 | 第13-20页 |
(一) 自媒体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二) 公共舆论的概念 | 第15-16页 |
(三) 自媒体时代公共舆论的形成过程 | 第16页 |
(四) 自媒体时代公共舆论的特点 | 第16-18页 |
1. 人人都有麦克风,舆论生成点显著增多 | 第16-17页 |
2. 为引起社会关注,片面、夸张、不实信息增多 | 第17页 |
3. 情绪化特点突出、感染力强的信息容易迅速扩散 | 第17页 |
4. “把关人”消亡,政府掌控难度加大 | 第17-18页 |
(五) 自媒体时代政府对公共舆论进行引导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1. 公共舆论对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 第18页 |
2. 自媒体公共舆论具有非理性的一面 | 第18-19页 |
3. 现实中自媒体传播使政府控制公共舆论受到严峻挑战 | 第19-20页 |
三、从“厅官三亚被欺”事件分析政府部门公共舆论引导 | 第20-33页 |
(一) 案例选择原因以及事件有关背景 | 第20页 |
1. 案例选择原因 | 第20页 |
2. 事件有关背景 | 第20页 |
(二) 事件舆情发展经过 | 第20-22页 |
(三) 主要舆论观点和自媒体的作用 | 第22-25页 |
1. 主要舆论观点 | 第22-23页 |
2. 自媒体的作用 | 第23-25页 |
(四) 事件中政府部门公共舆论引导过程 | 第25-26页 |
(五) 事件中政府部门公共舆论引导存在问题 | 第26-29页 |
1. 渠道问题:常规投诉渠道失灵,刺激毕国昌通过自媒体维权 | 第26页 |
2. 机制问题:对公共舆论事件的敏感度不高,反应迟缓低效 | 第26-27页 |
3. 态度问题:微博致歉被认为态度不诚恳 | 第27页 |
4. 沟通问题:缺乏真心实意沟通,引发城管与毕国昌之间舆论拉锯战 | 第27页 |
5. 信息公开问题:官方名义公开事件信息不充分,微信曝光信息引争议 | 第27-28页 |
6. 立场问题:立场不明导致公信力受损 | 第28页 |
7. 自媒体传播道德失范问题:对毕国昌说谎行为“暴力回击” | 第28-29页 |
(六)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1. 对常规渠道投诉重视不够,处理不及时 | 第29页 |
2. 缺乏自媒体公共舆情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 | 第29-30页 |
3. 存在“官本位”思想,缺乏对投诉人的平等、尊重意识 | 第30页 |
4. 登门道歉不能取代沟通,未真正获得相互理解和包容 | 第30-31页 |
5. 长期以来缺乏信息公开意识和规范 | 第31页 |
6. 迫于公共舆论压力急于平息事态,弱化事件责任追查 | 第31-32页 |
7. 相关法律规制不完善,自媒体监管滞后 | 第32-33页 |
四、强化自媒体时代政府部门引导公共舆论的对策建议 | 第33-45页 |
(一) 畅通群众正常投诉渠道 | 第33-34页 |
1. 重视每一个群众正常投诉 | 第33页 |
2. 解决现实问题 | 第33页 |
3. 拓宽投诉渠道 | 第33-34页 |
4. 提高投诉处理效率 | 第34页 |
(二) 建立自媒体公共舆情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 第34-35页 |
1. 建立自媒体公共舆情预警机制 | 第34-35页 |
2. 建立自媒体公共舆情快速反应机制 | 第35页 |
3. 同步处理事件避免舆情反弹 | 第35页 |
(三) 以民为本切实打造服务型政府 | 第35-37页 |
1. 从“官本位”回归到“民本位” | 第36页 |
2. 追求公共利益 | 第36页 |
3. 重视公民权利 | 第36-37页 |
4. 建立公众参与、互动机制 | 第37页 |
(四) 以真诚沟通促进问题解决 | 第37-38页 |
1. 获得公众情感认同 | 第37-38页 |
2. 真诚沟通多方对话 | 第38页 |
3. 及时回应公众和媒体疑问 | 第38页 |
(五) 加强信息公开引导公共舆论 | 第38-41页 |
1. 政府主动公开信息已成大势所趋 | 第38-39页 |
2. 建立健全政府部门日常工作信息公开机制 | 第39页 |
3. 坚持政府在舆论引导中的信息公开 | 第39-40页 |
4. 积极融入自媒体平台 | 第40页 |
5. 善用主流媒体发声科学引导舆论 | 第40-41页 |
(六) 坚持公正客观处置原则提高政府公信力 | 第41-42页 |
1. 坚持公正客观原则 | 第41页 |
2.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 第41页 |
3. 要有稳定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 | 第41-42页 |
4. 进行正确的责任切割和问责 | 第42页 |
(七) 建立健全自媒体相关法律体系 | 第42-45页 |
1. 强化自媒体传播“自由有边界”的观念 | 第42-43页 |
2. 建立健全自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 | 第43页 |
3. 构建科学高效的规制体系 | 第43-45页 |
五、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