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考古遗址公园中遗址植物标识展示应用方法初探--以大明宫遗址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11-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24页
        1.3.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2-14页
        1.3.2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4-17页
        1.3.3 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地)植物研究相关文献综述第17-23页
        1.3.4 考古遗址公园中的植物种植与遗址的保护展示的关系辨析第23页
        1.3.5 考古遗址公园中的标识植物与历史园林中的植物的区分第23-24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24-27页
        1.4.1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4.2 研究内容第25页
        1.4.3 研究框架第25-27页
2.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遗址植物标识展示现状调查第27-89页
    2.1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第27-33页
        2.1.1 大明宫案例的可研究性第27-31页
        2.1.2 调查记录方法第31-33页
    2.2 大明宫遗址相关背景概述第33-37页
        2.2.1 大明宫遗址考古工作概述第33-34页
        2.2.2 大明宫遗址复原研究工作概述第34页
        2.2.3 大明宫遗址保护与展示工作概述第34-35页
        2.2.4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的植物种植概述第35-37页
    2.3 大明宫植物标识展示的分类研究第37-42页
        2.3.1 考古遗址公园植物现状分类第37-38页
        2.3.2 考古遗址公园研究范围及遗址本体的分类第38-40页
        2.3.3 考古遗址公园遗址植物标识展示分类第40-42页
    2.4 大明宫建筑遗址的植物标识展示第42-70页
        2.4.1 宫门宫墙遗址植物标识展示第42-49页
        2.4.2 中轴建筑遗址植物标识展示第49-54页
        2.4.3 其他建筑遗址植物标识展示第54-64页
        2.4.4 总结剖析第64-70页
    2.5 大明宫水体、岛屿遗址的植物标识展示第70-78页
        2.5.1 水体遗址植物标识展示第70-72页
        2.5.2 岛屿遗址植物标识展示第72-74页
        2.5.3 总结剖析第74-78页
    2.6 大明宫道路遗址的植物标识展示第78-83页
        2.6.1 道路遗址植物标识展示第79-81页
        2.6.2 总结剖析第81-83页
    2.7 大明宫遗址环境的植物标识展示第83-88页
        2.7.1 大明宫案例研究第84-87页
        2.7.2 总结剖析第87-88页
    2.8 本章小结第88-89页
3.植物标识展示的基本特征解析第89-127页
    3.1 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植物标识展示现状总结第89-93页
        3.1.1 遗址本体植物标识展示的现状总结第89-91页
        3.1.2 遗址环境植物标识展示的现状总结第91-93页
    3.2 应用植物标识展示遗址的必要性及优缺点第93-99页
        3.2.1 应用植物标识展示遗址的必要性第93-94页
        3.2.2 遗址本体展示应用植物标识展示的优点第94-97页
        3.2.3 遗址本体展示应用植物标识展示的缺点第97-99页
    3.3 植物标识展示的原则第99-105页
        3.3.1 植物标识展示遗址本体的原则第99-104页
        3.3.2 植物标识展示遗址环境的原则第104-105页
    3.4 植物标识展示的内容第105-107页
        3.4.1 植物标识展示遗址本体的内容第105-106页
        3.4.2 植物标识展示遗址环境的内容第106-107页
    3.5 植物标识展示的应用条件与方式第107-113页
        3.5.1 应用植物标识展示遗址本体的条件与方式第107-110页
        3.5.2 应用植物标识展示遗址环境的方式第110-113页
    3.6 植物标识展示遗址本体的具体设计第113-126页
        3.6.1 设计依据第113-115页
        3.6.2 方案设计要点解析第115-122页
        3.6.3 施工设计要点解析第122-126页
    3.7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4.适宜遗址本体展示的标识植物筛选第127-149页
    4.1 标识植物应用现状总结第127-129页
        4.1.1 应用于大明宫遗址本体展示的标识植物现状特征第127-128页
        4.1.2 标识植物选用的工作流程第128-129页
    4.2 标识植物筛选的原则第129-137页
        4.2.1 筛选的必要性及筛选原则的确定第129-131页
        4.2.2 遗址安全性第131-133页
        4.2.3 文化适宜性第133-135页
        4.2.4 外在可识别性第135-136页
        4.2.5 生态适应性第136页
        4.2.6 操作经济性第136-137页
    4.3 西安地区适用于遗址本体展示的标识植物第137-148页
        4.3.1 观赏性乔木及大灌木类第138-140页
        4.3.2 观赏性小灌木类第140-142页
        4.3.3 观赏性草本类第142-145页
        4.3.4 观赏性藤本类第145页
        4.3.5 农作物类第145-147页
        4.3.6 遗址本体展示适宜标识植物应用手册第147-148页
    4.4 小结第148-149页
5.植物标识展示遗址本体的应用技术路线第149-172页
    5.1 植物标识展示遗址本体的应用技术路线总结第149-151页
        5.1.1 遗址本体的植物标识展示规划第149页
        5.1.2 植物标识展示遗址本体的应用技术路线第149-151页
    5.2 各环节应用要点归纳第151-159页
        5.2.1 应用可行性评估要点第151-154页
        5.2.2 植物标识展示工程设计要点第154-155页
        5.2.3 影响评估要点第155页
        5.2.4 施工与监理要点第155-156页
        5.2.5 后期管理要点第156-159页
    5.3 大明宫遗址本体的植物标识展示现状初步提升建议第159-171页
        5.3.1 展示评估第159-162页
        5.3.2 提升目标与原则第162-163页
        5.3.3 建议提升对象与内容第163-167页
        5.3.4 初步提升策略第167-171页
    5.4 小结第171-172页
6.结语及展望第172-177页
    6.1 本文结论第172-175页
    6.2 后续研究第175-177页
致谢第177-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85页
附表一:8处考古遗址公园遗址本体植物标识展示应用调查情况表第185-201页
附表二:大明宫遗址历史植物品种在遗址展示现状中的应用情况第201-205页
附表三: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相关图纸第205-213页
附表四:遗址本体展示适宜标识植物品种建议总表(西安地区)第213-221页
附表五:适宜遗址本体展示的标识植物应用手册示例(西安)第221-231页
表录第231-233页
图录第233-237页

论文共2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临沣寨:乡村旅游导向下豫中地区空心村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下一篇:汉中市丁字街片区传统院落空间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