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酸甲酯均相催化水解过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乙醇酸的合成方法 | 第8-11页 |
1.2.1 氯乙酸水解法 | 第9页 |
1.2.2 羟基乙腈水解法 | 第9页 |
1.2.3 甲醛羰基化法 | 第9-10页 |
1.2.4 乙二醛氧化法 | 第10页 |
1.2.5 乙二醇选择性氧化法 | 第10页 |
1.2.6 生物合成法 | 第10-11页 |
1.2.7 乙醇酸甲酯水解法 | 第11页 |
1.3 水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3.1 均相催化水解 | 第11-13页 |
1.3.2 非均相催化水解 | 第13-14页 |
1.4 反应精馏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4-18页 |
1.4.1 反应精馏的发展与特点 | 第14-15页 |
1.4.2 反应精馏的工业应用 | 第15-16页 |
1.4.3 反应精馏在水解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 第16-18页 |
1.5 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乙醇酸甲酯均相催化水解动力学 | 第19-35页 |
2.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19-20页 |
2.1.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19页 |
2.1.2 实验装置 | 第19-20页 |
2.1.3 实验步骤 | 第20页 |
2.2 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2-27页 |
2.3.1 催化剂含量的影响 | 第22-24页 |
2.3.2 水酯比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25-27页 |
2.4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7-34页 |
2.4.1 乙醇酸甲酯水解机理 | 第27-30页 |
2.4.2 动力学参数拟合 | 第30-34页 |
2.5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乙醇酸甲酯间歇水解精馏 | 第35-52页 |
3.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35-37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3.1.2 实验装置 | 第35-37页 |
3.1.3 实验步骤 | 第37页 |
3.2 间歇水解精馏过程模拟 | 第37-43页 |
3.2.1 模型建立 | 第37-39页 |
3.2.2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 | 第39-43页 |
3.3 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43-52页 |
3.3.1 加料方式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2 回流比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3 原料配比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4 操作压力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5 硫酸用量的影响 | 第49-51页 |
3.3.6 变回流比操作 | 第51-52页 |
第四章 乙醇酸甲酯连续水解精馏 | 第52-64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4.1.1 实验装置 | 第52页 |
4.1.2 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4.2 连续水解精馏模拟与优化 | 第53-63页 |
4.2.1 模型建立 | 第54页 |
4.2.2 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 第54-55页 |
4.2.3 进料位置的影响 | 第55-57页 |
4.2.4 回流比的影响 | 第57-58页 |
4.2.5 塔顶采出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6 原料配比的影响 | 第59-61页 |
4.2.7 操作压力的影响 | 第61-62页 |
4.2.8 硫酸用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4.3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