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伦法的鲁棒性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与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9页 |
| 1.2 潮流收敛性问题概述 | 第9-10页 |
| 1.3 配电网潮流算法方法综述 | 第10-15页 |
| 1.3.1 前推回代法 | 第11-12页 |
| 1.3.2 电流补偿法 | 第12页 |
| 1.3.3 回路阻抗法 | 第12-13页 |
| 1.3.4 牛顿法与改进牛顿法 | 第13-14页 |
| 1.3.5 隐式 Z-bus 高斯法 | 第14-15页 |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配电系统三相稳态模型 | 第16-32页 |
| 2.1 引言 | 第16-17页 |
| 2.2 线路模型 | 第17-18页 |
| 2.3 负荷模型 | 第18-20页 |
| 2.4 电容器模型 | 第20页 |
| 2.5 变压器模型 | 第20-29页 |
| 2.6 分布式电源稳态模型 | 第29-32页 |
| 第三章 隐式 Z-bus 高斯法收敛性分析 | 第32-37页 |
| 3.1 引言 | 第32页 |
| 3.2 隐式 Z-bus 高斯法基本形式 | 第32-34页 |
| 3.3 算例分析 | 第34-37页 |
| 第四章 同伦方法概述 | 第37-41页 |
| 4.1 引言 | 第37-38页 |
| 4.2 同论方法基本原理 | 第38-39页 |
| 4.3 同伦法的全局收敛性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基于同伦的鲁棒性配电网潮流算法 | 第41-53页 |
| 5.1 引言 | 第41页 |
| 5.2 基于同伦的鲁棒性配电网潮流算法框架 | 第41-42页 |
| 5.3 同伦方程的构造 | 第42页 |
| 5.4 基于同伦的鲁棒性配电网潮流算法流程 | 第42-45页 |
| 5.5 算例分析 | 第45-52页 |
| 5.6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