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球轴承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球轴承-转子系统多体动力学理论 | 第18-36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球滚动体在套圈滚道上的Hertz接触 | 第18-20页 |
2.3 球轴承运动学分析 | 第20-28页 |
2.3.1 球轴承结构几何参数 | 第20-25页 |
2.3.2 球轴承滚动动体运动 | 第25-26页 |
2.3.3 球轴承保持架的运动 | 第26-27页 |
2.3.4 计算实例 | 第27-28页 |
2.4 球轴承-转子多体系统模型 | 第28-34页 |
2.4.1 空间多刚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第28-29页 |
2.4.2 柔性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第29-31页 |
2.4.3 转子系统几何结构参数 | 第31-32页 |
2.4.4 球轴承支承的刚性转子模型 | 第32-33页 |
2.4.5 ADAMS柔性体理论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球轴承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36-62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球轴承虚拟样机建模 | 第36-38页 |
3.3 球轴承接触刚度与接触力的计算 | 第38-43页 |
3.3.1 球轴承接触刚度的计算 | 第38-40页 |
3.3.2 球轴承在ADAMS中接触力的计算 | 第40-43页 |
3.4 柔性体的生成及模态分析 | 第43-49页 |
3.4.1 保持架的柔性体生成及模态分析 | 第44-47页 |
3.4.2 轴承座的柔性体生成及模态分析 | 第47-49页 |
3.5 球轴承多体动力学仿真 | 第49-59页 |
3.5.1 深沟轴承多体动力学仿真 | 第49-55页 |
3.5.2 角接触轴承多体动力学仿真 | 第55-5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四章 球轴承-转子系统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62-82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球轴承-转子系统虚拟样机建模 | 第62-64页 |
4.3 球轴承套圈与保持架对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64-71页 |
4.3.1 套圈对球轴承-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64-68页 |
4.3.2 保持架对轴承-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68-71页 |
4.4 不同转速对球轴承-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71-74页 |
4.4.1 不同转速对深沟轴承-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71-72页 |
4.4.2 不同转速对角接触轴承-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72-74页 |
4.4.3 结果分析 | 第74页 |
4.5 不同载荷对转子-轴承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74-77页 |
4.5.1 不同载荷对深沟轴承-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74-75页 |
4.5.2 不同载荷对角接触轴承-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75-77页 |
4.5.3 结果分析 | 第77页 |
4.6 不平衡量对轴承-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77-80页 |
4.6.1 转子不平衡量的计算 | 第77-78页 |
4.6.2 不同平衡量对深沟轴承-转子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 第78-8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球轴承-转子系统实验台建立与试验测试分析 | 第82-96页 |
5.1 引言 | 第82页 |
5.2 实验台设计及建立 | 第82-86页 |
5.2.1 实验台的设计 | 第82-83页 |
5.2.2 实验台的建立 | 第83-86页 |
5.3 球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试验测试分析 | 第86-93页 |
5.3.1 球轴承不同工况下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影响试验 | 第86-89页 |
5.3.2 不平衡量对球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影响试验 | 第89-93页 |
5.4 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93-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96-100页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第96-97页 |
6.2 研究的展望 | 第97-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