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指标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7页
    1.3 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4 本文研究框架第18-20页
        1.4.1 研究目标第18页
        1.4.2 研究内容第18页
        1.4.3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水资源脆弱性理论与方法第20-39页
    2.1 水资源脆弱性概念第20-23页
        2.1.1 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第20-21页
        2.1.2 狭义/广义水资源脆弱性概念第21-23页
    2.2 水资源脆弱性定性分析与模型构建第23-25页
        2.2.1 问题树分析法的概念与理论第23-24页
        2.2.2 问题树分析法的主要步骤第24页
        2.2.3 水资源脆弱性的问题树分析第24-25页
    2.3 水资源脆弱性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第25-32页
        2.3.1 指标体系第25-31页
        2.3.2 权重确定方法第31页
        2.3.3 综合评价方程第31-32页
    2.4 水资源脆弱性阈值评价方法的构建第32-33页
        2.4.1 阈值的概念第32-33页
        2.4.2 阈值的应用第33页
    2.5 水资源脆弱性综合适应管理模式的构建第33-38页
        2.5.1 适应管理概念第33-34页
        2.5.2 适应管理模式第34-37页
        2.5.3 水资源脆弱性的综合适应管理第37-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案例研究第39-71页
    3.1 河西走廊地区概况第39-40页
        3.1.1 研究区域第39-40页
        3.1.2 气候特征第40页
    3.2 水资源脆弱性的定性分析第40-45页
        3.2.1 河西走廊地区的水资源脆弱性定性分析第41-42页
        3.2.2 疏勒河流域的水资源脆弱性定性分析第42-43页
        3.2.3 黑河流域的水资源脆弱性定性分析第43-44页
        3.2.4 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脆弱性定性分析第44-45页
    3.3 水资源脆弱性指标体系建立第45-48页
        3.3.1 指标选取第45-47页
        3.3.2 标准化取值第47-48页
        3.3.3 权重确定第48页
    3.4 数据来源与水平年设计第48-52页
        3.4.1 数据来源第48-49页
        3.4.2 水平年设计第49-52页
    3.5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第52-63页
        3.5.1 水资源脆弱性指标脆弱程度分析第52-56页
        3.5.2 水资源脆弱性结果分析第56-58页
        3.5.3 水资源脆弱性各指标贡献率分析第58-62页
        3.5.4 水资源脆弱性阈值分析第62-63页
    3.6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的适应管理第63-69页
        3.6.1 指标预测第63-66页
        3.6.2 阈值理论下的适应管理评价第66-67页
        3.6.3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的适应管理评价第67-68页
        3.6.4 供需平衡下的适应管理评价第68页
        3.6.5 综合适应管理下的适应管理评价第68页
        3.6.6 综合适应管理下的应对措施第68-69页
    3.7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4页
    4.1 结论第71-73页
    4.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酶抑制法的酒精饮料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快速检测的研究
下一篇:浅海地震资料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