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系统科学论文--系统学、现代系统理论论文--系统动力学论文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州地铁AFC系统运营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3-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研究思路第14-16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系统动力学概述第17-25页
    2.1 系统的概念第17-18页
        2.1.1 系统的概念第17页
        2.1.2 系统的特性第17-18页
    2.2 系统动力学简介第18-21页
        2.2.1 系统动力学的来源与发展第18-19页
        2.2.2 因果关系与反馈环第19-20页
        2.2.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成第20-21页
    2.3 系统动力学软件 Vensim PLE第21-24页
        2.3.1 Vensim PLE 软件的特点第22-23页
        2.3.2 Vensim PLE 软件建模的一般过程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地铁 AFC 系统运营风险识别第25-48页
    3.1 系统动力学与传统方法在风险管理上的对比第25-28页
        3.1.1 传统的风险识别方法及其问题分析第25-27页
        3.1.2 系统动力学风险识别上的特点分析第27-28页
    3.2 广州地铁 AFC 系统第28-34页
        3.2.1 概况第28-31页
        3.2.2 系统组成第31-32页
        3.2.3 系统功能第32-34页
    3.3 系统动力学在 AFC 系统风险识别中的应用第34-47页
        3.3.1 建立 AFC 系统动力学模型第34-39页
        3.3.2 识别 AFC 系统风险因素的原因及结果第39-45页
        3.3.3 分析风险因素的反馈回路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地铁 AFC 系统运营风险评估第48-67页
    4.1 综合集成赋权方法介绍第48-52页
        4.1.1 基于“功能驱动”原理的赋权法第48-50页
        4.1.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的赋权法第50-51页
        4.1.3 综合集成赋权法第51-52页
    4.2 系统动力学在 AFC 系统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第52-66页
        4.2.1 建立 AFC 系统的流程图模型第52-54页
        4.2.2 估计边界点的风险数值第54-57页
        4.2.3 计算线性函数关系中各风险因素的权重第57-60页
        4.2.4 建立系统的数学方程式第60-61页
        4.2.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险模拟第61-66页
    4.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地铁 AFC 系统运营风险控制第67-72页
    5.1 完善地铁 AFC 系统的软硬环境第67-68页
    5.2 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第68-69页
    5.3 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第69-70页
    5.4 构建完善的风险应急处理机制第70-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附录 A 地铁 AFC 系统运营风险因素调查表第77-79页
附录 B 主观赋权法专家打分法调查表第79-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附件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船舶余热低温蒸馏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及试验
下一篇:美国吸收FDI投资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