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基础理论及研究 | 第15-32页 |
2.1 高速公路景观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2.2 高速公路景观的分类 | 第15-18页 |
2.2.1 路域硬质景观 | 第16-17页 |
2.2.2 路域软质景观 | 第17-18页 |
2.3 驾驶员动态视觉生理特征 | 第18-21页 |
2.3.1 驾驶员的视觉反应时间 | 第18-19页 |
2.3.2 视力与速度 | 第19页 |
2.3.3 视野与速度 | 第19-20页 |
2.3.4 驾驶员动视觉规律 | 第20-21页 |
2.4 高速公路景观视觉印象 | 第21-22页 |
2.5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协调方法 | 第22-29页 |
2.5.1 公路景观要素转换协调方法 | 第22-23页 |
2.5.2 公路景观要素表现手法 | 第23-27页 |
2.5.3 公路内部景观的协调 | 第27-29页 |
2.6 高速公路景观纵向主题段的划分与过渡 | 第29-32页 |
2.6.1 高速公路景观主题段划分的目的 | 第29-30页 |
2.6.2 高速公路景观主题段设计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广西喀斯特地区高速公路景观要素设计方法研究 | 第32-63页 |
3.1 广西喀斯特地区高速公路路域景观资源分析 | 第32-34页 |
3.2 广西喀斯特地区高速公路景观要素设计 | 第34-63页 |
3.2.1 城市出入口与收费站景观设计要点 | 第35-36页 |
3.2.2 互通式立交区景观设计要点 | 第36-40页 |
3.2.3 服务区景观设计要点 | 第40-42页 |
3.2.4 隧道景观设计要点 | 第42-45页 |
3.2.5 跨线桥景观设计要点 | 第45-51页 |
3.2.6 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要点 | 第51-54页 |
3.2.7 路基边坡景观设计要点 | 第54-60页 |
3.2.8 支挡与防护工程景观设计要点 | 第60-63页 |
第四章 基于 UC-win/Road 仿真的高速公路景观满意度调查 | 第63-73页 |
4.1 高速公路景观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63-69页 |
4.1.1 UC-win/road 软件简介 | 第63页 |
4.1.2 建模区域内基础资料的收集 | 第63-64页 |
4.1.3 地形类数据的导入 | 第64-66页 |
4.1.4 道路模型的建立 | 第66-68页 |
4.1.5 道路景观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8-69页 |
4.2 基于仿真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案满意度调查 | 第69-73页 |
第五章 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实例 | 第73-82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73-74页 |
5.2 景观资源评估 | 第74-75页 |
5.3 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景观走廊带划分 | 第75-77页 |
5.4 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景观要素设计实例 | 第77-82页 |
5.4.1 龙头收费站景观设计实例 | 第77页 |
5.4.2 高岭互通景观设计实例 | 第77页 |
5.4.3 隧道景观设计实例 | 第77-78页 |
5.4.4 跨线桥景观设计实例 | 第78-79页 |
5.4.5 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实例 | 第79页 |
5.4.6 路基边坡景观设计实例 | 第79-81页 |
5.4.7 支挡与防护工程景观设计实例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2-83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82页 |
6.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