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维稳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7页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0.1.1 选题背景第10页
        0.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0.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0.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0.3 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15-17页
        0.3.1 研究方法第15页
        0.3.2 创新点第15-17页
1 维稳的基本理论第17-28页
    1.1 维稳相关概念界定第17-21页
        1.1.1 社会稳定的含义第17-18页
        1.1.2 维稳的含义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18页
        1.1.3 社会稳定的标准第18-21页
    1.2 维稳的目的以及社会稳定的意义第21-24页
        1.2.1 维稳的目的第21-22页
        1.2.2 社会稳定的意义第22-24页
    1.3 我国维稳工作的发展历程第24-28页
        1.3.1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24-25页
        1.3.2 改革开放之后第25-28页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维稳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8-40页
    2.1 我国维稳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第28-31页
        2.1.1 推动了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第28-29页
        2.1.2 完善了社会治安体系社会秩序基本稳定第29-30页
        2.1.3 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机制第30-31页
    2.2 我国维稳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1-35页
        2.2.1 维稳形势日趋严峻第32-33页
        2.2.2 维稳压力不断增大第33-34页
        2.2.3 维稳成本居高不下第34-35页
    2.3 维稳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第35-40页
        2.3.1 当前主要矛盾表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第35-37页
        2.3.2 维稳异化第37页
        2.3.3 维稳体制不完善第37-40页
3 应对我国维稳问题的对策第40-55页
    3.1 发展社会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第40-42页
        3.1.1 发展社会先进生产力促进社会稳定第40-41页
        3.1.2 建立合理的社会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第41-42页
    3.2 树立科学的稳定观形成正确的维稳理念第42-46页
        3.2.1 科学的稳定观的含义第42-43页
        3.2.2 明确维稳目的第43-44页
        3.2.3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44页
        3.2.4 正确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第44-46页
        3.2.5 降低维稳成本提高维稳效率第46页
    3.3 建立有效的社会预警机制第46-49页
        3.3.1 社会预警工作的原则第47页
        3.3.2 社会预警的主要环节第47-48页
        3.3.3 完善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第48-49页
    3.4 加强与改善维稳机制建设是维稳的制度保障第49-52页
        3.4.1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第49-51页
        3.4.2 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第51-52页
        3.4.3 完善社会宣泄机制第52页
    3.5 打击三股势力维护社会稳定第52-55页
        3.5.1 打击恐怖主义势力第52-53页
        3.5.2 打击民族分裂和极端宗教势力第53-55页
结束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成果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户籍制度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