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研究--基于公共资源配置视角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0 引言第12-26页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6页
        0.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0.1.2 研究意义第14-16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6-21页
        0.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7-18页
        0.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8-20页
        0.2.3 简要评述第20-21页
    0.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1-24页
        0.3.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0.3.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0.3.3 研究框架第23-24页
    0.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第24-26页
        0.4.1 创新之处第24页
        0.4.2 研究不足第24-26页
1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理论分析第26-35页
    1.1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内涵第26-28页
        1.1.1 公共服务的概念第26-27页
        1.1.2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内涵第27-28页
    1.2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理论依据第28-32页
        1.2.1 公共产品理论——地方财政职能的理论渊源第28-30页
        1.2.2 公共选择理论——制度有效性的理论渊源第30-32页
    1.3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第32-35页
        1.3.1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物质基础——公共资源汲取能力第32-33页
        1.3.2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实现载体——公共资源配置能力第33-34页
        1.3.3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制度工具——公共资源调节能力第34-35页
2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第35-46页
    2.1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的现状第35-37页
        2.1.1 省际间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的现状第35-36页
        2.1.2 区域间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的现状第36-37页
    2.2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配置能力的现状第37-42页
        2.2.1 省际间财政公共资源配置能力的现状第38-39页
        2.2.2 区域间财政公共资源配置能力的现状第39-42页
    2.3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的现状第42-46页
        2.3.1 纵向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的现状第42-44页
        2.3.2 横向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的现状第44-46页
3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评价第46-60页
    3.1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差异性评价第46-50页
        3.1.1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的差异性分析第46-49页
        3.1.2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要素的差异性分析第49-50页
    3.2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配置能力差异性评价第50-54页
        3.2.1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配置能力规模差异性分析第51-53页
        3.2.2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配置能力结构差异性分析第53-54页
    3.3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差异性评价第54-57页
        3.3.1 纵向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差异性分析第55-56页
        3.3.2 横向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差异性分析第56-57页
    3.4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总体差异程度第57-60页
        3.4.1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7-58页
        3.4.2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差异程度第58-60页
4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影响因素第60-68页
    4.1 差异性回归方程分解方法的介绍第60-61页
    4.2 数据来源第61-63页
    4.3 实证结果分析第63-68页
        4.3.1 单根检验第63页
        4.3.2 协整检验第63-64页
        4.3.3 回归结果第64-66页
        4.3.4 回归差异分解第66-68页
5 均衡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差异的对策第68-76页
    5.1 夯实税源基础,提升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第68-70页
        5.1.1 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增强中西部财政汲取能力第68-69页
        5.1.2 增强地方征税水平,降低地区间征税成本差异第69-70页
    5.2 加强绩效管理,强化地方财政资源配置能力第70-73页
        5.2.1 增加公共服务支出规模,提高中西部公共服务水平第70-71页
        5.2.2 优化公共服务支出结构,扩大地区公共服务总规模第71-73页
    5.3 健全财政体制,协调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第73-76页
        5.3.1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第73-74页
        5.3.2 改善预算管理制度,增加财政资金运营绩效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1页
个人简历第81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省际社会保障均等化进程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基于公共治理视角的东莞市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