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数据挖掘的工业设计云创新模式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创新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虚拟社区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组织和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虚拟设计社区及其社会互动 | 第16-24页 |
2.1 虚拟设计社区的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2.1.1 虚拟设计社区的定义 | 第16-17页 |
2.1.2 虚拟设计社区的类型 | 第17-18页 |
2.2 虚拟设计社区中的社会互动 | 第18-20页 |
2.2.1 虚拟设计社区中社会互动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2 社会互动的典型模式 | 第19-20页 |
2.3 虚拟设计社区中社会互动的超图模式 | 第20-22页 |
2.3.1 虚拟设计社区的超图拓扑 | 第20-21页 |
2.3.2 超图拓扑的邻接矩阵 | 第21-22页 |
2.4 社会互动的加权邻接矩阵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虚拟设计社区的社会网络测度 | 第24-34页 |
3.1 复杂网络 | 第24-26页 |
3.1.1 小世界网络模型 | 第24-25页 |
3.1.2 无尺度网络模型 | 第25-26页 |
3.2 虚拟设计社区的社会网络 | 第26-28页 |
3.2.1 虚拟设计社区的社会网络元素 | 第27页 |
3.2.2 虚拟社区研究的 SNA 方法 | 第27-28页 |
3.3 虚拟设计社区的社会网络测度指标 | 第28-31页 |
3.3.1 网络基本参数 | 第28页 |
3.3.2 社会距离参数 | 第28-29页 |
3.3.3 连接性能参数 | 第29页 |
3.3.4 子团体聚类性能参数 | 第29-31页 |
3.4 网络中心性 | 第31-32页 |
3.5 虚拟设计社区的社会网络数据流 | 第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工业设计云创新网络模型 | 第34-41页 |
4.1 工业设计的云创新模式 | 第34-35页 |
4.1.1 云创新与工业设计 | 第34页 |
4.1.2 云创新设计社区 | 第34-35页 |
4.2 云创新社区的网络模型分析 | 第35-38页 |
4.2.1 超网络模型 | 第35-36页 |
4.2.2 云创新社区的创意发散 | 第36页 |
4.2.3 云创新社区的设计链 | 第36-37页 |
4.2.4 云创新社区的子网络分层模型 | 第37-38页 |
4.3 云创新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 | 第38-40页 |
4.3.1 社会网络规模 | 第38-39页 |
4.3.2 社区成员参与程度 | 第39页 |
4.3.3 团体协作效率 | 第39页 |
4.3.4 社区的个体非依赖性 | 第39页 |
4.3.5 社区网络的相对稳定性 | 第39-40页 |
4.3.6 社区性能的时间无关性 | 第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互联网数据挖掘 | 第41-55页 |
5.1 Web 页面结构分析 | 第41-43页 |
5.1.1 话题列表页面 | 第41-42页 |
5.1.2 交互内容页面 | 第42-43页 |
5.1.3 用户信息页面 | 第43页 |
5.2 数据采集流程 | 第43-44页 |
5.3 数据采集试验平台与技术路线 | 第44-45页 |
5.4 数据库设计 | 第45-47页 |
5.4.1 数据模型建立 | 第46页 |
5.4.2 数据表结构设计 | 第46-47页 |
5.5 虚拟设计社区的数据采集 | 第47-53页 |
5.5.1 URL 采集 | 第47-49页 |
5.5.2 社区成员信息采集 | 第49-50页 |
5.5.3 设计话题采集 | 第50-51页 |
5.5.4 交互内容采集 | 第51-53页 |
5.6 面向 SNA 的数据转换算法 | 第53-5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虚拟设计社区社会网络分析 | 第55-75页 |
6.1 社会网络基本属性 | 第55-56页 |
6.2 社会网络的中心性分析 | 第56-61页 |
6.2.1 点度中心度 | 第56-58页 |
6.2.2 亲近中心度 | 第58-59页 |
6.2.3 介中中心度 | 第59-60页 |
6.2.4 特征向量中心度 | 第60-61页 |
6.3 社会网络的聚类子团体分析 | 第61-63页 |
6.3.1 网络成分分析 | 第62-63页 |
6.3.2 社区派系分析 | 第63页 |
6.4 社会网络的结构等同性分析 | 第63-65页 |
6.4.1 结构等同性与截面相似性 | 第63-64页 |
6.4.2 截面相似性分析 | 第64-65页 |
6.5 社会网络结构的演进分析 | 第65-71页 |
6.5.1 网络基本属性测度 | 第65-68页 |
6.5.2 网络规模分析 | 第68-69页 |
6.5.3 社会距离分析 | 第69页 |
6.5.4 连接性能分析 | 第69-70页 |
6.5.5 聚类性能分析 | 第70-71页 |
6.6 社会网络规模与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71-74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7.1 总结 | 第75页 |
7.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件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