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前言 | 第12-14页 |
1.2 混凝土开孔梁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已有的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1.2.2 混凝土开孔梁抗剪承载力的研究 | 第15-19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腹部开孔RC梁的有限元模型 | 第22-50页 |
2.1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 第22-29页 |
2.1.1 有限元法的概述 | 第22-23页 |
2.1.2 结构分析的非线性问题 | 第23-26页 |
2.1.3 RC结构有限元分析综述 | 第26-28页 |
2.1.4 ABAQUS软件在RC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2.2 RC有限元模型 | 第29-30页 |
2.2.1 分离式模型 | 第29页 |
2.2.2 组合式模型 | 第29-30页 |
2.2.3 整体式模型 | 第30页 |
2.3 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 | 第30-43页 |
2.3.1 本构关系理论模型 | 第30-33页 |
2.3.2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33-38页 |
2.3.3 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38-39页 |
2.3.4 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 第39-43页 |
2.4 ABAQUS钢筋混凝土开孔梁有限元模型理论 | 第43-45页 |
2.4.1 ABAQUS混凝土本构模型理论与参数选取 | 第43-44页 |
2.4.2 钢筋的本构模型选取 | 第44-45页 |
2.4.3 混凝土单轴受压、受拉曲线的选取 | 第45页 |
2.5 ABAQUS钢筋混凝土开孔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48页 |
2.5.1 钢筋、混凝土单元类型的选取 | 第45-46页 |
2.5.2 钢筋和混凝土单元的联结 | 第46页 |
2.5.3 网格划分 | 第46-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腹部开孔的RC简支梁有限元分析 | 第50-98页 |
3.1 ABAQUS模拟腹部开孔RC简支梁的试验设计 | 第50-61页 |
3.2 ABAQUS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 | 第61-63页 |
3.2.1 边界条件 | 第63页 |
3.2.2 荷载施加 | 第63页 |
3.3 分析选项及后处理 | 第63-68页 |
3.3.1 分析求解 | 第63-64页 |
3.3.2 后处理 | 第64-68页 |
3.4 RC开孔梁抗剪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 第68-72页 |
3.4.1 有限元分析结果和文献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68-69页 |
3.4.2 实腹梁与开孔梁的有限元分析 | 第69-72页 |
3.5 不同影响因素下RC开孔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第72-95页 |
3.5.1 混凝土强度对开孔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第72-74页 |
3.5.2 孔高对开孔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第74-77页 |
3.5.3 孔长对开孔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第77-79页 |
3.5.4 剪跨比对开孔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第79-81页 |
3.5.5 孔洞偏心对开孔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第81-83页 |
3.5.6 孔洞纵向位置对开孔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第83-85页 |
3.5.7 孔洞形式和孔间间距对开孔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第85-87页 |
3.5.8 孔洞形状对开孔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第87-89页 |
3.5.9 孔洞加强腹筋对开孔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第89-9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5-98页 |
第四章 腹部开孔RC梁的抗剪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研究 | 第98-116页 |
4.1 抗剪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98-101页 |
4.1.1 桁架理论 | 第98-100页 |
4.1.2 塑性理论 | 第100页 |
4.1.3 极限平衡理论 | 第100页 |
4.1.4 统计分析法 | 第100-101页 |
4.1.5 非线性有限元法 | 第101页 |
4.2 RC开孔梁抗剪机理及计算模型 | 第101-105页 |
4.3 基于拉压杆模型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的介绍 | 第105-111页 |
4.3.1 破坏类型及其承载力 | 第106-109页 |
4.3.2 拉压杆模型的建模方法 | 第109-111页 |
4.4 RC开孔梁抗剪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 | 第111-115页 |
4.4.1 孔侧剪切破坏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112-114页 |
4.4.2 弦杆剪切破坏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114-11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20页 |
5.1 结论 | 第116-117页 |
5.2 展望 | 第117-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8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