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诗学“目的论”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15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0.1.1 亚里士多德诗学、目的论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0.1.2 亚里士多德诗学、目的论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0.3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0.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第1章 “目的论”下文学内在结构的独立 | 第15-29页 |
1.1 情节合目的性的独立 | 第15-23页 |
1.1.1 情节合目的的完整性 | 第15-17页 |
1.1.2 情节合目的的时限性 | 第17-19页 |
1.1.3 情节合目的的戏剧性 | 第19-23页 |
1.2 性格合目的性的独立 | 第23-29页 |
1.2.1 塑造性格特点的合目的性 | 第23-24页 |
1.2.2 塑造性格原则的合目的性 | 第24-29页 |
第2章 “目的论”下文学体裁的成熟 | 第29-40页 |
2.1 悲剧合目的性的成熟 | 第29-31页 |
2.2 喜剧合目的性的成熟 | 第31-35页 |
2.3 史诗合目的性的成熟 | 第35-40页 |
第3章 “目的论”下文学审美的自觉 | 第40-48页 |
3.1 悲剧情愫合目的性的营造 | 第40-43页 |
3.2 审美愉悦的合目的性追求 | 第43-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