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dvanced异构网络小区干扰协调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第9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9-11页 |
2 LTE-Advanced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 | 第11-18页 |
2.1 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 | 第11-12页 |
2.2 LTE-Advanced系统概述 | 第12-14页 |
2.3 LTE-Advanced系统关键技术 | 第14-16页 |
2.3.1 载波聚合技术 | 第14-15页 |
2.3.2 增强的多天线技术 | 第15页 |
2.3.3 协作多点传输技术 | 第15页 |
2.3.4 中继技术 | 第15-16页 |
2.3.5 异构网络技术 | 第1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3 异构网络研究 | 第18-27页 |
3.1 异构网络的概念 | 第18-19页 |
3.2 低功率节点 | 第19-21页 |
3.2.1 Pico基站 | 第19-20页 |
3.2.2 Relay | 第20页 |
3.2.3 家庭基站 | 第20-21页 |
3.3 异构网络增强型小区干扰协调技术 | 第21-25页 |
3.3.1 增强型小区选择算法 | 第21-22页 |
3.3.2 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协调技术 | 第22-23页 |
3.3.3 频域干扰协调技术 | 第23-24页 |
3.3.4 时域干扰协调技术 | 第24-25页 |
3.4 CRS冲突 | 第25-2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信道模型与信道估计的研究 | 第27-39页 |
4.1 无线通信信道模型 | 第27-29页 |
4.1.1 多径效应 | 第27-28页 |
4.1.2 瑞利信道 | 第28-29页 |
4.1.3 莱斯信道 | 第29页 |
4.1.4 最大多普勒频移 | 第29页 |
4.2 Jake信道模型 | 第29-31页 |
4.3 信道估计 | 第31-38页 |
4.3.1 信号模型 | 第32-33页 |
4.3.2 信噪比 | 第33页 |
4.3.3 最小二乘(LS)信道估计 | 第33-34页 |
4.3.4 最小均方差(LMMSE)信道估计 | 第34-37页 |
4.3.5 频域插值 | 第37页 |
4.3.6 均衡 | 第37-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案的研究与仿真 | 第39-58页 |
5.1 系统模型 | 第39-45页 |
5.2 干扰协调方案 | 第45-51页 |
5.2.1 IC干扰协调方案 | 第45-49页 |
5.2.2 判决导向信道估计方案 | 第49-50页 |
5.2.3 IC辅助判决导向信道估计方案 | 第50-51页 |
5.3 系统仿真 | 第51-56页 |
5.3.1 仿真场景 | 第51-52页 |
5.3.2 仿真参数 | 第52-53页 |
5.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3-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A 英文缩略语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