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图表清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及基础 | 第14-15页 |
1.4 理论综述 | 第15-19页 |
1.4.1 概念界定 | 第15页 |
1.4.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第二章 案例介绍 | 第19-34页 |
2.1 广州地铁内控评价工作实施基础 | 第19-21页 |
2.1.1 企业背景及对精细管理的要求 | 第19-20页 |
2.1.2 企业内控评价工作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2.2 广州地铁内控评价制度的内容 | 第21-28页 |
2.2.1 明确对象及总体标准的评价框架 | 第21-24页 |
2.2.2 体现风险控制及评价的评价手册 | 第24-28页 |
2.3 广州地铁内控评价制度的构建程序 | 第28-30页 |
2.4 广州地铁内控评价制度的应用情况 | 第30-33页 |
2.4.1 内控评价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方式 | 第30-32页 |
2.4.2 内控评价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第34-50页 |
3.1 广州地铁内控评价制度构建工作的特点 | 第34-38页 |
3.1.1 以搭建明确的工作体系为基础 | 第34-35页 |
3.1.2 审计委员会推动监察审计部统筹协调 | 第35-36页 |
3.1.3 全员明确角色共同参与 | 第36-37页 |
3.1.4 以流程中的风险为导向 | 第37-38页 |
3.1.5 结合评价工作分步实施 | 第38页 |
3.2 广州地铁内控评价制度的内容及应用特点 | 第38-44页 |
3.2.1 评价框架体现国家规范及公司运作特色 | 第38-39页 |
3.2.2 制度内容体现公司微观及宏观管理 | 第39-40页 |
3.2.3 评价矩阵体现流程风险与控制评价间的关系 | 第40-43页 |
3.2.4 明确评价标准 | 第43-44页 |
3.3 广州地铁内控评价制度应用的成功因素分析 | 第44-47页 |
3.3.1 管理层能够高度重视 | 第44-45页 |
3.3.2 统筹管理部门选择得当 | 第45页 |
3.3.3 以风险为导向着眼战略着手细节 | 第45-46页 |
3.3.4 分步骤以评促建 | 第46页 |
3.3.5 操作方式实现信息化 | 第46-47页 |
3.4 广州地铁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 第47-49页 |
3.4.1 构建过程独立性仍然不够 | 第47页 |
3.4.2 缺陷认定标准仍不够细化 | 第47页 |
3.4.3 推动各单位开展自我评价的手段仍需优化 | 第47-48页 |
3.4.4 广州地铁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改进建议 | 第48-49页 |
3.5 广州地铁经验的推广价值 | 第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案例启示 | 第50-60页 |
4.1 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构建与应用的启示 | 第50-57页 |
4.1.1 应以良好的管理网络为基础 | 第50-52页 |
4.1.2 兼顾企业管理整体性及流程独立性 | 第52-54页 |
4.1.3 注重细致分工和持续更新 | 第54-55页 |
4.1.4 注重以风险为导向 | 第55-56页 |
4.1.5 注重与风险管理及内审等监管手段的协同 | 第56-57页 |
4.2 企业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启示 | 第57-59页 |
4.2.1 注重依托业务部门 | 第57-58页 |
4.2.2 关注流程间的配合协调 | 第58页 |
4.2.3 着眼企业风险点 | 第58-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