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旅游教育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1.1 旅游教育的国外研究文献 | 第9页 |
1.1.2 旅游教育的国内研究文献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3-14页 |
1.3.1 旅游教育 | 第13页 |
1.3.2 旅游业 | 第13-14页 |
1.4 方法及思路 | 第14-17页 |
1.4.1 主成分分析法 | 第14页 |
1.4.2 四象限法 | 第14-15页 |
1.4.3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地域分异规律 | 第17页 |
2.2 教育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 第17-19页 |
2.2.1 教育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 第17-18页 |
2.2.2 经济发展对教育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 | 第18-19页 |
2.3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第19页 |
2.4 旅游教育与旅游业互动协调关系 | 第19-21页 |
3 我国各省区旅游教育空间分异分析 | 第21-26页 |
3.1 指标选取及计算结果 | 第21-23页 |
3.1.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21-23页 |
3.1.2 旅游教育综合得分 | 第23页 |
3.2 各省区旅游教育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第23-26页 |
4 我国各省区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 | 第26-32页 |
4.1 旅游业综合效益函数 | 第26页 |
4.2 指标选取及计算结果 | 第26-30页 |
4.2.1 旅游业基础指标选取及综合得分 | 第26-28页 |
4.2.2 旅游绩效指标选取及综合得分 | 第28-30页 |
4.3 各省区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 | 第30-32页 |
5 我国旅游教育事业与旅游业的协调度分析 | 第32-35页 |
5.1 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基础协调度分析 | 第32页 |
5.2 旅游教育与旅游绩效协调度分析 | 第32-33页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3-35页 |
6 旅游教育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42页 |
6.1 各省区旅游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6.2 各省区旅游教育与旅游业间协调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6.2.1 旅游教育发展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 | 第38-39页 |
6.2.2 政府的职能不明显,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39-40页 |
6.2.3 校企间缺乏互动,没能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 第40-41页 |
6.2.4 受教育者在地区认识上存在偏差,人才资源流向失衡 | 第41-42页 |
7 推动我国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 第42-45页 |
7.1 旅游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对策 | 第42-43页 |
7.1.1 大力宣传旅游教育意识,重视旅游人才培养 | 第42页 |
7.1.2 发挥政府职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 第42-43页 |
7.2 旅游业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对策 | 第43页 |
7.2.1 吸引外部资金,加深企业间交流与合作 | 第43页 |
7.2.2 加强企业管理,完善旅游产品和服务 | 第43页 |
7.3 旅游教育与旅游业不协调发展对策 | 第43-45页 |
7.3.1 把旅游教育发展列入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中 | 第43-44页 |
7.3.2 提倡校企融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 | 第44-45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45页 |
8.2 不足与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