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金山港地区软土地基沉降特性与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软基常用处理方法 | 第8-10页 |
1.2.1 现有软基处理方法 | 第8-9页 |
1.2.2 软基处治方法选择时所需考虑的因素 | 第9-10页 |
1.3 软基固结理论与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软基固结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软基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软土地基施工现场监测分析 | 第16-34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地质状况介绍 | 第16-18页 |
2.3 现场工程监测 | 第18-29页 |
2.3.1 工程概况 | 第18-19页 |
2.3.2 测点布设 | 第19页 |
2.3.3 监测频率 | 第19-20页 |
2.3.4 主要监测仪器的埋设 | 第20-25页 |
2.3.5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第25-29页 |
2.4 施工现场软土地基稳定性分析 | 第29-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金山港地区软土地基固结沉降分析 | 第34-44页 |
3.1 概述 | 第34页 |
3.2 软基沉降量常规的计算方法 | 第34-37页 |
3.2.1 瞬时沉降计算 | 第35页 |
3.2.2 主固结沉降计算 | 第35-36页 |
3.2.3 次固结沉降计算 | 第36-37页 |
3.3 地基沉降预测方法 | 第37-40页 |
3.3.1 双曲线法 | 第37-38页 |
3.3.2 指数曲线法 | 第38-39页 |
3.3.3 星野法 | 第39-40页 |
3.4 实例分析 | 第40-42页 |
3.4.1 沉降计算 | 第40-42页 |
3.4.2 不同曲线拟合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基于金山港地区软土地基的有限元分析 | 第44-60页 |
4.1 概述 | 第44页 |
4.2 土体本构模型 | 第44-46页 |
4.3 有限元分析 | 第46-55页 |
4.3.1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46-48页 |
4.3.2 边界条件 | 第48页 |
4.3.3 模型建立 | 第48-50页 |
4.3.4 结果分析 | 第50-55页 |
4.4 软基处理方案优化研究 | 第55-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页 |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