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页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 第17页 |
第五节 论文的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第一节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 第19页 |
第二节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陷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第19-21页 |
一、有效市场假说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 | 第20-21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 | 第21页 |
第三节 关于关联方之间关联交易的定义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案例描述 | 第22-31页 |
第一节 佛山照明及关联公司概况 | 第22-23页 |
一、佛山照明公司概况 | 第22-23页 |
二、佛山照明关联企业概况 | 第23页 |
第二节 佛山照明与其关联企业之间关联交易概况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佛山照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概况 | 第24-29页 |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 第24-29页 |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 第29页 |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 第29页 |
第四节 佛山照明的关联交易对小股民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31-35页 |
第一节 佛山照明的现状 | 第31页 |
第二节 佛山照明未及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一、主观原因 | 第31-32页 |
二、客观原因 | 第32-33页 |
第三节 佛山照明未及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所导致的结果 | 第33页 |
第四节 佛山照明的前景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案例启示 | 第35-38页 |
第一节 公司执行者角度 | 第35-36页 |
一、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制度环境 | 第35页 |
二、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 | 第35页 |
三、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角度 | 第36-38页 |
一、明确企业职权,增强监管意识 | 第36页 |
二、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内控完善 | 第36-3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8-40页 |
第一节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38页 |
第二节 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