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市政污泥旋流喷动流化床废热干燥机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污泥的分类第13页
    1.3 污泥的含水特性第13-14页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7页
    1.5 主要研究目的与研究工作第17-18页
    1.6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污泥干燥技术与试验台第19-26页
    2.1 传统污泥干燥技术第19-21页
        2.1.1. 热干燥技术第19-20页
        2.1.2 太阳能干燥技术第20-21页
    2.2 传统污泥干燥技术的问题第21-22页
        2.2.1 能源消耗大第21页
        2.2.2 污泥粘结问题第21页
        2.2.3 尾气处理及臭味控制第21-22页
    2.3 新型污泥干燥技术第22页
        2.3.1 微波干燥技术第22页
        2.3.2 过热蒸汽干燥技术第22页
        2.3.3 热泵干燥技术第22页
    2.4 试验台介绍第22-25页
        2.4.1 试验台的结构及组成第23-25页
        2.4.2 试验台的干燥实验流程第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流化床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与计算平台第26-36页
    3.1 流化床内流场的数学模型第26-29页
        3.1.1 控制方程第26-29页
    3.2 计算平台的介绍第29-34页
        3.2.1 Pro/E 软件介绍第29-30页
        3.2.2 Fluent 软件介绍第30-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第36-47页
    4.1 物理模型第36-37页
    4.2 控制方程第37页
    4.3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第37-40页
        4.3.1 网格划分第37-38页
        4.3.2 网格质量检验第38-40页
        4.3.3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第40页
    4.4 物料特性与计算工况第40页
    4.5 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检验第40-41页
        4.5.1 残差收敛判定第40-41页
        4.5.2 系统流量守恒检验第41页
    4.6 结果与分析第41-45页
        4.6.1 气相场第41-43页
        4.6.2 颗粒场第43-45页
    4.7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金属腐蚀的理论方法第47-53页
    5.1 金属腐蚀的危害第47页
    5.2 金属腐蚀分类第47-48页
    5.3 金属腐蚀影响因素第48-50页
        5.3.1 金属材料自身因素第48-49页
        5.3.2 环境因素第49-50页
    5.4 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第50-52页
        5.4.1 改变金属材料组成第50页
        5.4.2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第50-51页
        5.4.3 电化学保护法第51页
        5.4.4 改变腐蚀环境第51-52页
    5.5 金属腐蚀分析方法第52页
        5.5.1 动力学分析方法第52页
        5.5.2 表面分析方法第52页
    5.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流化床金属面腐蚀试验第53-62页
    6.1 实验部分第53-54页
        6.1.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3页
        6.1.2 试样制作与处理第53页
        6.1.3 实验方法第53-54页
    6.2 腐蚀深度结果与讨论第54-57页
        6.2.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56页
        6.2.2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57页
    6.3 腐蚀产物形貌分析第57-61页
        6.3.1 宏观形貌分析第57-59页
        6.3.2 SEM 分析和元素分析第59-61页
    6.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与展望第62-65页
    1.全文总结及结论第62-63页
    2.本文创新点第63-64页
    3.未来研究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件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持久性有机物—十氯联苯在渭河沉积物中吸附动力学及阻滞因子的研究
下一篇:不同腌制方法对沙葱营养成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