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吩噻嗪类敏化剂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2页
    1.1 太阳能电池第9-10页
        1.1.1 研究现状第9页
        1.1.2 分类及比较第9-10页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第10-13页
        1.2.1 DSSCs 概述第10页
        1.2.2 DSSCs 结构第10-11页
        1.2.3 DSSCs 工作原理第11-12页
        1.2.4 DSSCs 性能评价指标第12-13页
    1.3 DSSCs 的光敏染料第13-20页
        1.3.1 光敏染料的要求第13页
        1.3.2 光敏染料的分类第13-19页
        1.3.3 光敏染料与纳晶薄膜的作用第19-20页
    1.4 计算化学在 DSSCs 中的应用第20页
    1.5 课题选择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理论和计算方法第22-25页
    2.1 密度泛函理论(DFT)第22-23页
    2.2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第23-24页
    2.3 溶剂化效应第24-25页
第三章 吩噻嗪类敏化剂吸收光谱的理论研究第25-31页
    3.1 引言第25-26页
    3.2 计算方法第26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26-30页
        3.3.1 基组的影响第27-28页
        3.3.2 泛函的影响第28-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两种不同吸附基团对吩噻嗪类敏化剂的影响第31-40页
    4.1 引言第31页
    4.2 计算方法第31-32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32-39页
        4.3.1 基态几何结构第32-33页
        4.3.2 分子前线轨道第33-38页
        4.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38-39页
    4.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几种新型吩噻嗪类敏化剂分子设计的理论研究第40-53页
    5.1 引言第40-41页
    5.2 计算方法第41页
    5.3 结果和讨论第41-52页
        5.3.1 基态几何结构第41-42页
        5.3.2 分子前线轨道第42-49页
        5.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49-52页
    5.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苯类及其相关化合物芳香性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有机磺酸的有机硅纳米管杂化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