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数字图像的保护技术 | 第11-13页 |
1.2.1 图像加密技术 | 第11-12页 |
1.2.2 信息隐藏技术 | 第12-13页 |
1.3 光学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 | 第13-15页 |
1.3.1 光学图像加密技术的发展 | 第13-15页 |
1.3.2 信息隐藏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15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彩色图像加密和隐藏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7-26页 |
2.1 彩色图像的概述 | 第17-19页 |
2.1.1 三原色原理 | 第17页 |
2.1.2 颜色模型 | 第17-19页 |
2.2 常见的数学工具 | 第19-24页 |
2.2.1 傅里叶变换 | 第19-21页 |
2.2.1.1 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及性质 | 第19-20页 |
2.2.1.2 傅里叶变换的光学实现方式 | 第20-21页 |
2.2.2 分数傅里叶变换 | 第21-24页 |
2.2.2.1 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及性质 | 第21-22页 |
2.2.2.2 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光学实现 | 第22-24页 |
2.3 图像相似评估 | 第24页 |
2.4 总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基于灰度分割和双随机相位编码的隐藏技术 | 第26-34页 |
3.1 信息隐藏过程 | 第26-27页 |
3.2 隐藏信息的提取 | 第27-28页 |
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28-33页 |
3.3.1 加密性能的测试 | 第30-31页 |
3.3.2 剪切测试 | 第31-32页 |
3.3.3 噪声测试 | 第32-33页 |
3.4 总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彩色双图像加密系统 | 第34-43页 |
4.1 图像加密及解密原理 | 第34-36页 |
4.2 实验模拟的结果及分析 | 第36-41页 |
4.2.1 实验模拟 | 第36-38页 |
4.2.2 分数阶的安全性能 | 第38-39页 |
4.2.3 随机密钥的安全性能 | 第39-40页 |
4.2.4 颜色映射矩阵的安全性能 | 第40-41页 |
4.3 结论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基于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彩色图像单通道加密算法 | 第43-51页 |
5.1 基于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双随机相位编码 | 第43-44页 |
5.2 彩色图像的加密及解密原理 | 第44-46页 |
5.2.1 GS迭代过程 | 第44-45页 |
5.2.2 加密过程 | 第45页 |
5.2.3 解密过程 | 第45-46页 |
5.3 实验模拟的结果及讨论 | 第46-50页 |
5.3.1 实验模拟结果 | 第46-48页 |
5.3.2 安全性能测试 | 第48-50页 |
5.3.2.1 伪随机密钥安全性能的测试 | 第48-49页 |
5.3.2.2 随机密钥安全性能的测试 | 第49页 |
5.3.2.3 分数阶安全性能的测试 | 第49-50页 |
5.4 结论 | 第50-5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