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行政追偿制度的完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4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2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12-14页
第2章 行政追偿制度概况第14-20页
    2.1 行政追偿的定义第14-16页
    2.2 行政追偿的特征第16-18页
    2.3 行政追偿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第18-20页
        2.3.1 行政追偿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第18页
        2.3.2 行政追偿制度的实施情况第18-20页
第3章 行政追偿的困境分析第20-26页
    3.1 内部化的追偿机制导致启动、监督和救济困难第20-21页
        3.1.1 内部追偿机制导致启动难第20页
        3.1.2 内部追偿机制导致监督难第20-21页
        3.1.3 内部追偿机制导致救济难第21页
    3.2 行政追偿立法缺失第21-24页
        3.2.1 追偿标准模糊第22-23页
        3.2.2 追偿条件不明确第23-24页
        3.2.3 未规定追偿时效第24页
    3.3 行政责任难以确定第24-26页
第4章 行政追偿改革路径的分析与选择第26-37页
    4.1 “公务员直接对受害人负责”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26-33页
        4.1.1 自己责任第27-28页
        4.1.2 代位责任第28-29页
        4.1.3 自己责任与代位责任的差别第29-30页
        4.1.4 我国的国家赔偿责任第30-33页
    4.2 修正行政追偿的理论基础第33-37页
        4.2.1 行政追偿的传统理论依据——特别权力关系第33-34页
        4.2.2 对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修正第34-37页
第5章 行政追偿制度的完善建议第37-45页
    5.1 突破行政追偿内部化第37-40页
        5.1.1 完善追偿监督程序第37-38页
        5.1.2 法院附带审查公务员主观恶性第38-40页
    5.2 完善行政追偿决定程序第40-42页
        5.2.1 立案第40页
        5.2.2 调查第40-41页
        5.2.3 告知与申辩第41页
        5.2.4 决定与执行第41-42页
        5.2.5 对追偿决定不服的申诉第42页
    5.3 完善追偿标准第42-43页
    5.4 明确追偿时效第43-44页
    5.5 加强行政处分对行政追偿的引导作用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食品召回制度的比较研究--以乳制品行业为例
下一篇:我国PPP项目法律规制与风险分担机制的完善--以英国PPP项目制度的发展为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