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8页 |
1.1 气肿疽简介及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1.1 气肿疽梭菌特性 | 第11-12页 |
1.1.2 流行病学 | 第12页 |
1.1.3 临床症状 | 第12页 |
1.1.4 诊断 | 第12-13页 |
1.1.5 气肿疽的预防 | 第13页 |
1.2 气肿疽梭菌鞭毛蛋白简介 | 第13-14页 |
1.3 气肿疽梭菌神经氨酸酶简介 | 第14页 |
1.4 气肿疽疫苗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32页 |
2.1 材料 | 第18-23页 |
2.1.1 菌株 | 第18页 |
2.1.2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2.1.3 二抗与制备血清用试剂 | 第18页 |
2.1.4 载体及主要试剂 | 第18页 |
2.1.5 试验所需溶液 | 第18-22页 |
2.1.6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2-23页 |
2.2 方法 | 第23-32页 |
2.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3页 |
2.2.2 气肿疽梭菌的培养 | 第23-24页 |
2.2.3 菌体核酸DNA提取 | 第24页 |
2.2.4 nanA基因与fliA基因的PCR扩增与拼接 | 第24-26页 |
2.2.5 PCR产物的纯化 | 第26页 |
2.2.6 目的基因与T载体连接 | 第26页 |
2.2.7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6-27页 |
2.2.8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27页 |
2.2.9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7-28页 |
2.2.10 质粒的纯化回收 | 第28页 |
2.2.11 目的片段与pGEX-4T-1载体连接、转化和筛选 | 第28-29页 |
2.2.12 原核表达载体的鉴定 | 第29页 |
2.2.13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 | 第29页 |
2.2.14 表达产物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9页 |
2.2.15 表达产物的免疫印迹分析 | 第29-30页 |
2.2.16 重组蛋白的大量表达 | 第30页 |
2.2.17 融合蛋白的纯化 | 第30页 |
2.2.18 接种实验动物 | 第30-31页 |
2.2.19 免疫动物血清分离 | 第31页 |
2.2.20 间接ELISA检测抗体水平 | 第31页 |
2.2.21 细胞因子的检测 | 第31-32页 |
结果 | 第32-44页 |
3.1 气肿疽梭菌的革兰氏染色 | 第32-33页 |
3.2 气肿疽梭菌的血液琼脂平板菌落 | 第33页 |
3.3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33-34页 |
3.4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第34-35页 |
3.5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第35页 |
3.6 重组质粒的序列测定 | 第35-36页 |
3.7 重组表达载体的PCR鉴定 | 第36-37页 |
3.8 重组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 | 第37-38页 |
3.9 表达蛋白SDS-PAGE电泳图 | 第38页 |
3.10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第38-39页 |
3.11 蛋白存在形式鉴定 | 第39-40页 |
3.12 纯化蛋白鉴定 | 第40页 |
3.13 体液免疫水平检测 | 第40-41页 |
3.14 细胞免疫水平检测 | 第41-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谢辞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