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1.1.1 砌体结构的特点及发展 | 第10-11页 |
1.1.2 砌体结构主要加固方式及特点 | 第11-13页 |
1.1.3 碳纤维加固特点 | 第13-14页 |
1.1.4 碳纤维加固砌体结构的意义 | 第14页 |
1.2 碳纤维加固技术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1.2.1 碳纤维加固总体研究水平 | 第14-15页 |
1.2.2 碳纤维加固砌体结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第2章 太行山区传统古建调研分析 | 第20-35页 |
2.1 传统砌体建筑组成特点 | 第20-27页 |
2.1.1 安子岭村落简介 | 第20-21页 |
2.1.2 基础 | 第21-22页 |
2.1.3 门窗 | 第22-23页 |
2.1.4 墙体 | 第23-27页 |
2.2 砌体房屋质量病害与成因分析 | 第27-33页 |
2.2.1 门窗 | 第27-29页 |
2.2.2 墙体 | 第29-33页 |
2.2.2.1 不同材料墙体连接处裂缝 | 第30页 |
2.2.2.2 内外墙交接处墙体裂缝 | 第30-31页 |
2.2.2.3 墙体倾斜 | 第31页 |
2.2.2.4 堆砌墙体砂浆脱落 | 第31-32页 |
2.2.2.5 墙体交界处裂缝 | 第32-33页 |
2.2.2.6 山墙竖向裂缝 | 第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砌体有限元非线性分析 | 第35-52页 |
3.1 砌体结构分析有限元软件选取 | 第35-36页 |
3.2 有限元模型类型选取 | 第36-37页 |
3.3 材料本构关系 | 第37-46页 |
3.3.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 第37-39页 |
3.3.2 砌体材料本构 | 第39-46页 |
3.3.3 碳纤维材料本构 | 第46页 |
3.4 砌体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6-51页 |
3.4.1 模型参数设定 | 第46-48页 |
3.4.2 地震波的选取及加载 | 第48-50页 |
3.4.3 有限元模型设计 | 第50-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CFRP加固砌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52-62页 |
4.1 M1模型分析 | 第52-55页 |
4.1.1 模态分析 | 第52-53页 |
4.1.2 M1受拉损伤分析 | 第53-55页 |
4.1.3 M1最大层间位移角分析 | 第55页 |
4.2 CFRP加固模型分析 | 第55-61页 |
4.2.1 M1、M2、M3、M4模态分析 | 第56页 |
4.2.2 M1、M2、M3、M4受拉损伤参数值分析 | 第56-59页 |
4.2.3 M1、M2、M3、M4结构层顶位移角分析 | 第59-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页 |
5.2 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