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革命旧址建筑调查与修缮保护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3-14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2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2章 涉县革命旧址建筑背景研究 | 第23-46页 |
2.1 涉县自然历史概况 | 第23-24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3页 |
2.1.2 历史沿革 | 第23页 |
2.1.3 地貌特征 | 第23-24页 |
2.2 涉县革命史概况 | 第24-29页 |
2.2.1 历史背景 | 第24-25页 |
2.2.2 对中国革命史的影响 | 第25-29页 |
2.3 涉县革命旧址建筑发展历程 | 第29-39页 |
2.3.1 发展早期(1937-1940) | 第29-30页 |
2.3.2 发展中期(1940-1945) | 第30-34页 |
2.3.3 发展后期(1945-1949) | 第34-37页 |
2.3.4 再发展与破坏并存时期(1949至今) | 第37-39页 |
2.4 涉县革命旧址建筑数量与类型 | 第39-40页 |
2.5 涉县革命旧址建筑分布特征 | 第40-45页 |
2.5.1 总体分布点多面广 | 第41页 |
2.5.2 重点区域分布高度密集 | 第41-42页 |
2.5.3 涉县革命旧址建筑分布一览表 | 第42-4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涉县革命旧址建筑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46-92页 |
3.1 实地调查概况 | 第46-48页 |
3.1.1 实地调查范围与数量 | 第46页 |
3.1.2 实地调查目的与内容 | 第46-48页 |
3.2 涉县革命旧址建筑调查评估表(部分) | 第48-73页 |
3.3 涉县革命旧址建筑问题剖析 | 第73-87页 |
3.3.1 建筑保存状况问题剖析 | 第73-83页 |
3.3.2 建筑整体环境问题剖析 | 第83-86页 |
3.3.3 政策与管理问题剖析 | 第86-87页 |
3.4 涉县革命旧址建筑调查一览表 | 第87-9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4章 涉县革命旧址建筑特征分析 | 第92-129页 |
4.1 概述 | 第92页 |
4.2 涉县革命旧址——传统民居 | 第92-122页 |
4.2.1 建筑布局 | 第92-97页 |
4.2.2 建筑结构与构造 | 第97-104页 |
4.2.3 建筑细部与装饰 | 第104-122页 |
4.3 涉县革命旧址——村落公共建筑 | 第122-128页 |
4.3.1 建筑布局 | 第122-125页 |
4.3.2 建筑结构与构造 | 第125-128页 |
4.3.3 建筑细部与装饰 | 第12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5章 涉县革命旧址建筑修缮保护策略 | 第129-151页 |
5.1 建筑保护原则 | 第129-130页 |
5.1.1 真实性原则 | 第129页 |
5.1.2 可逆性原则 | 第129页 |
5.1.3 整体性原则 | 第129页 |
5.1.4 可持续性原则 | 第129-130页 |
5.1.5 保护与更新平衡原则 | 第130页 |
5.2 建筑修缮技术措施 | 第130-139页 |
5.2.1 地基基础修缮 | 第130-131页 |
5.2.2 楼地面修缮 | 第131-132页 |
5.2.3 墙体修缮 | 第132-134页 |
5.2.4 木结构修缮 | 第134-136页 |
5.2.5 屋顶修缮 | 第136-137页 |
5.2.6 门窗及其油饰修缮 | 第137-138页 |
5.2.7 雕刻修缮 | 第138-139页 |
5.3 建筑改造保护策略 | 第139-144页 |
5.3.1 针对破坏性改造的对策 | 第139-140页 |
5.3.2 保护性改造的技术措施 | 第140-144页 |
5.4 整体环境保护策略 | 第144-148页 |
5.4.1 街巷环境保护 | 第144-146页 |
5.4.2 景观环境保护 | 第146页 |
5.4.3 生态环境保护 | 第146-147页 |
5.4.4 文化环境保护 | 第147-148页 |
5.5 政策与管理建议 | 第148-150页 |
5.5.1 统一革命旧址建筑修缮保护的主体 | 第148页 |
5.5.2 加强革命旧址建筑日常保养与维护 | 第148-149页 |
5.5.3 推进革命旧址建筑立法保护 | 第149页 |
5.5.4 优化革命旧址建筑产权制度 | 第149-15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50-151页 |
结论 | 第151-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58页 |
附录 涉县革命旧址建筑调查评估表 | 第158-262页 |
作者简介 | 第2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262-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