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临港物流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页 |
1.3.2 主要的研究框架 | 第9-10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0页 |
(2)调查分析法 | 第10-11页 |
2 物流临港产业经济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2.1 物流临港产业经济国外发展现状 | 第11页 |
2.2 物流临港产业经济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3 营口港物流产业发展概况 | 第12-17页 |
3.1 港口条件 | 第12页 |
3.1.1 港区仓库存储量及港区船只停泊位 | 第12页 |
3.1.2 港口装卸机械及装卸能力 | 第12页 |
3.2 港口主营业务 | 第12-14页 |
3.2.1 散杂货类业务 | 第13页 |
3.2.2 集装箱业务 | 第13页 |
3.2.3 油品业务 | 第13-14页 |
3.3 港口货物吞吐量 | 第14页 |
3.4 营口港船只停泊数据 | 第14-16页 |
3.4.1 营口港船只停泊数量 | 第14-15页 |
3.4.2 营口港船只停泊次数 | 第15-16页 |
3.4.2.1 国内、国外船只在营口港停泊次数 | 第15页 |
3.4.2.2 省内、省外船只在营口港停泊次数 | 第15页 |
3.4.2.3 辽宁省内船只在营口港停泊次数 | 第15-16页 |
3.5 营口港物流产业发展 | 第16-17页 |
4 营口港周边港口临港物流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规划 | 第17-22页 |
4.1 丹东港 | 第17-18页 |
4.1.1 丹东港发展现状 | 第17页 |
4.1.2 丹东港发展规划 | 第17-18页 |
4.2 锦州港 | 第18-19页 |
4.2.1 锦州港发展现状 | 第18页 |
4.2.2 锦州港发展规划 | 第18-19页 |
4.3 大连港 | 第19-22页 |
4.3.1 大连港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4.3.2 大连港发展规划 | 第20-22页 |
5 营口港发展临港物流产业经济优劣势分析 | 第22-28页 |
5.1 营口港发展临港物流产业经济优势分析 | 第22-25页 |
5.1.1 宏观环境优势 | 第22-23页 |
5.1.1.1 我国经济的发展 | 第22-23页 |
5.1.1.2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 第23页 |
5.1.2 地区发展优势 | 第23-25页 |
5.1.2.1 辽宁省所采取的‘五点一线’发展策略 | 第23-24页 |
5.1.2.2 建造沈西工业长廊 | 第24-25页 |
5.2 营口港发展临港物流产业经济劣势和存在问题分析 | 第25-28页 |
5.2.1 与邻近港口存在经济竞争 | 第25页 |
5.2.2 国际竞争力较弱 | 第25-26页 |
5.2.3 缺乏高级管理人才 | 第26页 |
5.2.4 港口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 第26页 |
5.2.5 缺乏较为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 第26-27页 |
5.2.6 缺乏相关明确的相关政策法规 | 第27页 |
5.2.7 基础设施能力较弱 | 第27-28页 |
6 解决当前营口港在临港物流产业中劣势的对策及发展建议 | 第28-32页 |
6.1 针对其它竞争港口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 第28页 |
6.1.1 周边三大港口发展规划概述 | 第28页 |
6.1.2 营口港相应发展规划 | 第28页 |
6.2 营口发展临港物流产业的建议 | 第28-32页 |
6.2.1 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 第28-29页 |
6.2.2 提升港口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第29页 |
6.2.3 放宽政策,加大力度促进临港工业区项目的建设 | 第29-30页 |
6.2.4 提供并加强相关政策法规 | 第30页 |
6.2.5 增强基础设施能力 | 第30页 |
6.2.6 加快培养专项人才 | 第30-31页 |
6.2.7 完善港口信息服务 | 第31页 |
6.2.8 拓展与企业间的战略联盟 | 第31-32页 |
7 营口港发展临港物流产业经济收益评估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